民间故事:男子扫地,捡到一个铜板买了盆水,竟找到了发家的契机

易说往史 2022-03-12 22:42:15

从前,凤林有个叫陈三的男子,一直想让家庭摆脱贫困,可是家里穷得连一个铜板都拿不出来,只能在地里刨食。后来,靠着一个铜板成功发家致富,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

陈三发家的过程,堪称一个传奇故事,让人惊叹只要有本事,一个铜板也能当成千两银。

凤林这个地方,刚开始没有什么生意可做,能来钱的路子很少。当地人有点力气的就到外地靠挑担赚钱,剩下的人,比较勤劳的只能租点田种地过活,收成好的时候能够有口饭吃,也只够吃个半饱,收成不好的时候就要饿个半死。懒惰一点的人不愿意种田,就靠赌钱来赚点钱财。

有一天,陈三干农活累了,和几个人在田间地头聊天,他说,他能一直穷就是因为连一个铜板都没有,要是有一个铜板,他肯定能发家致富,再也不用过这种半死不活的生活了。

在场的几个人里,有一个人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听了陈三说的,觉得他是在吹牛,不相信他能靠着一个铜板发家。于是,当天夜里,这个人悄悄地把一个铜板从陈三家的门缝里塞了进去。

第二天,陈三起来收拾屋子,拿起扫把就扫地,扫着扫着,就看到门槛下面躺着一枚铜板。这可把他高兴坏了,赶紧把铜板捡起来,心想:这是老天爷要帮他啊。

他连忙丢下扫把跑到了街上,路边有一个卖洗脸水的摊子,一盆水卖一个铜板。陈三就用这个铜板买了一盆水,开心地洗着脸。

脸洗好后,他对卖水的老板说,他已经很久没赚到钱了,一家人的脸已经好几天都没洗了。能不能让他把这盆水端回家,让家里人也能洗干净脸。

老板见他挺可怜的,就点头答应了。陈三端着水就走了,不过他想要的不是这盆水,而是这个装水的脸盆。以前的脸盆是铜制的,能值不少钱。

陈三拐了个弯就把洗脸水倒了,拿着脸盆跑到一个当铺里面,对着柜台里的老板讲,他着急用钱,这个脸盆暂时当在这里,先借半吊钱,晚上就来还钱取回脸盆,利息钱照算。

老板一听,心想钱只借一天,还有个铜盆做抵押,这买卖亏不了多少,就很痛快地借钱了。

陈三拿了半吊钱,到市场上买了十斤大豆,回到家叫老婆用水浸泡。过了一会就磨大豆,做成了水豆腐挑到街上卖。

从来没有人在这条街上卖过水豆腐,很多人都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在自己家里做点豆腐干吃。人们一见到陈三地水豆腐都争先恐后地购买,一会儿功夫,所有的水豆腐就都卖完了。

陈三回到家里,一数赚来的钱,除去借来的半吊子钱,还多出不少。他就高兴地拿着钱去当铺赎回脸盆,又把脸盆还给了卖水的老板,还多给了一个铜板,还对老板解释说,真对不住,穷人家里事情多,一忙起来就把脸盆给忘了,这个铜板就算做租金。

老板见他来还脸盆,说话又这么客气,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说不要紧,没关系!

从此以后,陈三就有了买豆子的本钱,他专门做豆腐卖。没多久又买了一只母猪,用豆腐渣喂猪,母猪生下了小猪仔,小猪仔长大了又可以卖钱。

几年下来,陈三的家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初穷得叮当响,到日子越过越红火。

当初不相信陈三能够凭借一个铜板就能发家的那个人,见证了陈三的发家过程,不由感叹,是个能人,给个机会就能发家。

写在最后

人穷的时候,最怕的是不愿意谋求改变,不懂得抓住机遇,让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

故事里的陈三凭借一个铜板发家致富,他能这么快靠一个铜板改变自己的生活,肯定在他没有获得一个铜板之前,就已经规划好了他获得铜板之后要走的路。

他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要怎么去做,只是缺少一个契机,契机来一切就都顺风顺水了。还是那句话,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希望这个故事,能给大家一些生活的启发。

1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