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具有极高的安全性、高功率密度和能量效率,以及较高的电压,最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阳极甲酸氧化反应(FAOR)催化剂的有效改进是提高DFAFC装置性能的关键。
通常,铂(Pt)基纳米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在酸性条件下较少的溶解,但纯Pt表面易CO中毒。在Pt基催化剂表面上,双通道(包括直接FAOR (DFAOR)和间接FAOR (IFAOR))作为FAOR的机理已被广泛接受。
DFAOR途径是指甲酸脱氢为CO2,而IFAOR途径通过脱水过程产生有毒的CO中间体,严重阻断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并阻碍进一步的反应过程。因此,开发合理的策略来改进Pt基阳极催化剂对于促进DFAFC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RE-Pt)-PtTe2 HPNT/C、Pt-PtTe2 HPNT/C和商业Pt/C相比,优化的(Y-Pt)-PtTe2 HPNT/C在活性、稳定性、反应趋势和CO耐受性方面均表现优异。除了更好的DFAOR趋势和耐久性,(Y-Pt)-PtTe2 HPNT/C还表现出更高的质量活性(MA)和比活性(SA),分别为6.4 A mgPt-1和5.4 mA cm-2,比Pt-PtTe2 HPNT/C和商业Pt/C高出2.8/2.8和49.2/25倍。
XPS、原位FTIR和表观活化能评估的结果共同表明,由表面组成诱导的元素的有利价态以及Y掺杂的fcc-Pt和t-PtTe2构型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效地提高了元素对有毒CO中间体的抗性和反应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进一步揭示了Y的加入可以促进脱氢途径和C-H键的切割,加速HCOO*中间体向CO2的转变。特别地,O原子在Y位点上的特异性吸附促进了HCOO*中间体的吸附,从而参与了C-H键的断裂。
综上,该项工作着重阐述了选择性掺杂稀土原子对材料的异质结构和表面组成进行改性的重要意义,以及选择性掺杂稀土原子的适量形式和表面组成对实现高效FAOR和MEA催化反应的重要意义,推动了Pt基燃料电池阳极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Efficient direct formic acid electrocatalysis enabled by rare earth-doped platinum-tellurium heterostructur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DOI: 10.1038/s41467-024-55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