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算不算屈辱,是什么起因,结果是什么

聚焦知史 2023-06-06 14:02:17

“澶渊之盟”所造成的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宋代人并没有看到,那是由于宋代人所看到的仅仅是一隅之地。

签订了协议,就是为了平衡?

1004年,辽兵入侵,兵临城下,逼近其首都开封附近的澶州。当时的宋代已经是一片混乱,很多宋代的官员还建议宋真宗将国都迁往成都,或是金陵。这段时间来看看宋代懦夫们的忠告吧。但也有一些人主张开战,比如寇准,他强烈要求宋真宗亲自出马,以挽救宋真宗的颓势。

不过,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风险,毕竟按照赵匡胤建立的军政体系,大宋兵力远不如辽,一旦宋真宗功亏一篑,大宋很有可能就此覆灭。

事实上,寇准当年在边疆探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辽国的情况,如今的辽国势势大,但是却已经是油尽灯枯,已经是油尽灯枯。宋真宗心中惶恐,但还是听从了寇准的劝告,前往澶州,这让宋军士气大振。有陛下亲自坐镇,哪有不拼尽全力的?

宋真宗抵达之后,宋军竟神乎其神地射死了辽将军萧达凛。后来,他们又被逼到了绝境,无奈之下,他们主动要求停战,这就是所谓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中的大意是这样的:“宋辽二人互为友邦,宋为兄,辽为弟,宋朝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和平相处,发展边境贸易。”

此处要解释的是,“岁币”指的是支援,而不是宋人向辽国给钱。以每年十亿的财政收入来看,支持一个只有半农半畜牧业的辽国,倒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盟约签署之后,宋辽两国终于达成了停战协议。而燕云十六郡,则是金人史景迁在大宋开国之前,赏赐给了辽国。按照两个朝代的时间顺序,可以看出,辽国在宋建国之前就已存在了很多年。由于宋人以为大宋是由汉族建立的,所以应该被看作是真正的大宋,但那只不过是一种习惯性的想法罢了。宋国开国之时,曾经与辽开战,试图收复燕云十六郡,但都以失败告终。从辽的立场来看,这算不算入侵?

宋代的文武官员,对这次的和谈颇有微词,王钦若曾经向宋真宗提出质询:““城下之盟, 《春秋》耻之。擅渊之举, 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 其何耻如之

”。在王钦若看来,这是一种耻辱。宋真宗无可奈何地询问王钦若:「如何才能洗刷这份屈辱呢?」王钦若说:「惟有泰山可以镇服四海者,扬天下」。宋真宗觉得合情合理,便以“天书降临”为笑柄,这不过是“中原皇帝”的心态在作祟,他们在战争中无法取胜,用“封禅”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既然觉得丢脸,为何还要签字?为何不与辽国战上一场?也就是说,大宋已经没有了继续打仗的力量。

他有皇帝之心,却没有力量。

在澶渊之盟中,宋辽以兄弟相城。宋代则视中原为正统,视辽为“夷”。想要成为“代表”,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行,没有足够的力量,如何能让别人心甘情愿的效忠?

汉代时期,由于匈奴与匈奴交战不休,所以汉代把匈奴也归为“夷”,要知道,汉代以前可是有匈奴的。而汉王朝,则是凭借着强大的力量,将其击败。当年的武王,以一己之力,号令汉兵,纵横西方,所向披靡。所以,他才能成为中原天子的代言人,才能被称为“老大”。他们也不是不能效仿,也不是不能效仿。

在澶渊之战之后,一些官员甚至觉得宋辽自称“兄长”,与中原传统观念相抵触,是对宋代之耻。“夷”字可以说是臣子,为何要说是兄长?宋代的官吏博学多才,这和宋代的“重文抑武”政策有很大的联系。宰相王曾曾经对皇上说:“史书上记载的是西域的异族,他们的爵位还没有儿子高,但他们的名字已经足够了,根本没有必要把两个王朝都比起来。”

王安石告宋神宗曰:“天子之令四海之神,四夷之人皆有之。”今日我叫契丹人的母亲为舅舅,叫契丹人为舅舅。王安石也觉得叫辽太后做姑姑,是一种羞辱。

定了“澶渊之约”之后,宋代的官员每天都在怨声载道,连诗歌都写得清清楚楚。但是,宋代的官员们并没有考虑到消灭辽国的方法。王安石的改革也是以失败告终,一些官员也抱怨过,但抱怨的不仅仅是抱怨,更多的是对大宋的强大不屑一顾。不管是不是丢人,都要用自己的力量来证明自己。王旦曾经说过,“自从与契丹交好,百姓安居乐业,虽然每年都会得到馈赠,但是每年的军饷,还不到军饷的百万分之一。”他承认,北宋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但是他还是抱着中原人的想法来安慰自己。

策略错误仍未醒悟

宋辽在与澶渊之盟的谈判中,达成了一种平衡,这对宋辽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好,不会像现在这样融洽。因为当时的铁骑实力较差,所以在边界交易方面,辽也掐着他们的喉咙,不准他们向他们出售好马匹。所以宋真宗才会说:“契丹要藐视中国,辽国虽然是个威胁,但也不是真的开战。”

随着西夏的兴起,宋、辽两国也发生了冲突。大宋还是对这十六个州志在必得,没有这十六个州,大宋就等于没有了一道防线,到时候大辽就可以大举进攻大宋,大宋就没有什么可以防守的地方了。可想要再收复十六府,就有些力不从心。

定了誓约,那十六州之地就暂时搁置了。宋代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例如,宋代并未成功地将“归义”的西边据为己有。尤其是对西夏的打压力度不够,致使其实力日渐壮大,最后切断了宋代与西域交流的通道。

在宋大帝对西夏的攻击中,首先是投靠了辽国,但是两个国家之间,也发生了一些冲突,但是宋大帝并没有借着这个冲突,而是和辽国联起手来,把西夏给灭了。到了后来,更是令西夏实力暴涨,形成了另一股心腹大患。

在宋灭了西夏之后,辽人利用这个机会,向宋人索取更多的赋税。1072年,辽请求重新划定边界,理由是宋人侵犯了边界。大宋国力不济,只能退兵七百里。富弼以“庆历增币”为名,向宋仁宗进言,要养精蓄锐,壮大自己的军队。不过宋仁宗对此并不在意。之后,金人兴起,宋人还以为打败了辽人,就可以夺回十六个州,谁知道,在金人灭了辽人之后,宋人也跟着灭亡了。

因此,直至大宋覆灭,他们视“澶渊之盟”为屈辱之约,并未根据当时的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策略,最终被大宋覆灭。

2 阅读:20
评论列表
  • 2023-06-07 17:11

    真的是这样吗[鼓掌]

    用户42xxx51 回复: 聚焦知史
    还有别的故事吗
    聚焦知史 回复:
    是的
    聚焦知史 回复: 用户42xxx51
    会慢慢更新的
  • 2023-06-08 16:21

    写的很真实,比较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