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有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相互的。
有来有往不是计较得失,而是珍视情谊。
这世上没有谁天生该对谁好,所有的温暖都是交换来的。
你掏出真心,别人才能还你实意;你冷眼旁观,换来的也只能是人心凉薄。
谁都做不到以德报怨,但求一份真心换真心。
一
你帮我一次,我记你终生
《朱子家训》中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辈子,遇不到几个真心帮你的人。
别人对你好一分,不是让你还十分,而是要你把情义铭记一辈子。
有人为你雪中送炭,不是因为有多慷慨,而是懂得知恩的份量。
忘义的人,路越走越窄,念恩的人,情越攒越厚。
人若不懂感恩,再深的缘分也会断。
明朝年间,有个穷书生叫张好古,虽然才华横溢,但家里穷得连进京赶考的盘缠都没有。
村里有个卖豆腐的老汉,平时省吃俭用,却掏出全部积蓄给他,说:“你读书不易,这点钱拿去当路费。”
张好古含泪收下,发誓将来必报大恩。
后来他高中进士,当了县令,第一件事就是回乡找老汉。
可老汉已病重去世,家里只剩孤儿寡母。
张好古把老汉的儿子接进县衙,供他读书,又给老汉修了坟。
村里人说:“这老汉当年没看错人。”
古语有言:“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人生在世,最怕的不是身困潦倒,而是心穷忘恩。
若丢了感恩的良心,便失去了做人最基础的根本。
最寒心的事不是没人帮你,而是你帮过的人,转眼把你的好抛之脑后。
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得了别人的好,哪怕还不上,也要记在心里。

二
帮助他人,正是帮助自己
古人讲:“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你对别人的帮助,其实在给自己积攒福运。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运气,所有意外之喜,都是日积月累的善意。
你给别人的每份善意,最后都成全了自己。
从前,苏州城有个布庄掌柜叫周怀安。
那年腊月,他偶然在码头捡到个昏迷的年轻人,那人形如枯槁,棉袄破得露出芦苇絮。
周掌柜心有不忍,把这人背回家,灌姜汤、请大夫,终于救回一条命。
待青年苏醒后,周掌柜细问缘由才知道他是学生,因家族卷入商会争斗,被对家雇凶谋害,重伤逃亡至此。
三个月后,年轻人不辞而别,只在桌上留了块怀表。
多年后的一个深秋,周家布庄突然被查封,原来是有人举报他使用有毒染料。
就在全家要被押往刑场时,一个长官带队冲进法场救人。
周掌柜大难不死,在庆幸之余,不禁疑惑道:“这位先生从未谋面,为何舍命相救?”
那人掏出和当年那块一模一样的怀表:“周先生,还记得这块表吗?”
原来当年的学生已是专员,他调动关系,保下了恩人一家。
周掌柜救人是出于恻隐,没想到这份善念,最终保全了全家老小的性命。
常言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因果轮回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自然规律。
你对别人付出过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对他人的帮助迟早有一天会作用在自己身上。

三
真心,才能换来真心
《庄子》里说:“真者,精诚之至也。”
赤诚的心是最牢靠的基石,也是最珍贵的宝藏。
假意虚伪不会长久,真诚待人才能得到真心朋友。
这世上最稳固的关系,从来不是靠利益捆绑,而是凭真心相对。
算计能赢一时,真诚可赢一世。
那些肯捧出真心的人,纵使吃了眼前亏,终会在岁月里收获千金不换的情义。
北宋年间,范仲淹在应天府当教书先生时,有个叫孙复的学生。
孙复穷得吃不上饭,每天躲在书院外偷听。
范仲淹发现后,不但让他免费读书,还每月从不多的俸禄里拿钱供他母亲吃药。
后来孙复中了进士,范仲淹却因直言被贬。
满朝文武无人敢送行,唯有孙复背着包袱追出城外,陪着老师走了三十里。
十三年后,范仲淹推行新政遭人构陷,被关进大牢。
已任知州的孙复连夜进京,跪在宫门外三天三夜,血书陈情:“如果范大人不忠,愿以我全家性命相抵。”
皇帝派人查证后,发现范仲淹确实遭到了诬告,于是下旨赦免他的所有罪名并官复原职。
出狱那日,孙复亲自到大牢门口为范仲淹接风洗尘。
范仲淹老泪纵横:“我这辈子最值钱的,不是功名利禄,是用真心换来了一个肯为我拼命的学生。”
作家三毛说过:“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在雪中送炭。”
虚情假意的殷勤换不来肝胆相照,刻意的讨好也得不到真正信任。
因势利利建立的交情,终会随现实变化而破裂。
只有真诚付出的感情才能历久弥新。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关系都建立在真心交换的基础上。
用人心换人心从来不是交易,而是一生的修行。
▽
老话常说:“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才叫活着。
能让人心安的,永远是赤诚相待的真心。
你给出的每份温暖,都会在未来的某天,回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