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养子。后唐建立后,李嗣源受到猜忌。后唐庄宗李存勖死后,李嗣源称帝,改元天成。李嗣源即位后,志在与民休息,共享承平,所以其在位期间“天下屡稔,朝廷无事”,中原经济逐渐复苏。
不过,李嗣源在位末期,开始变得刻薄疑忌,随意诛戮大臣,使群臣离心,父子互相猜疑。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病重。其次子秦王李从荣发动兵变,战败被杀,李嗣源闻讯惊逝。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安葬于徽陵。那么,问题来了,李嗣源去世后,他的5个儿子都是什么结局?
一、李从珂
李从珂(885年~936年),本姓王,后改姓李,小字二十三,镇州平山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是后唐明宗李嗣源养子,母为宣宪皇后魏氏。在五代十国时期,很多君主都有收养儿子的习惯。
李从珂早年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官至凤翔节度使,封爵潞王。长兴四年(933年),后唐闵帝李从厚即位,对手握重兵的李从珂多有猜忌,遂将李从珂从凤翔节度使调任北京留守,但是,李从珂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后唐大军包围凤翔,李从珂亲自劝降旧部羽林指挥使杨思权、都指挥使尹晖,战争形势逆转,后唐军队大败。
在取得胜利后,李从珂攻入洛阳,即位称帝,改元清泰。不过,李从珂没能延长后唐的存在时间,反而加速其灭亡进程。清泰三年(936年),李从珂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意图削其兵权。对此,石敬瑭有样学样,也选择拒不从命,起兵反叛。
值得注意的是,为对付后唐军队,石敬瑭向契丹割地称臣,获得契丹军队的支援,击败前来讨伐的后唐军队,随后出兵洛阳,面对压境强兵,麾下诸将纷纷投降。在此背景下,李从珂登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正式走向灭亡。
二、李从璟
李从璟,初名李从审,五代十国人。李从璟为后唐明宗长子,官至金枪指挥使。有一次,后唐庄宗来到汴州,将士多亡于道,唯独李从璟没有离开,左右或劝其逃祸,李从璟不听。后唐庄宗得知明宗已渡黎阳,复欲遣从璟通问。行钦以为不可,于是杀害了李从璟。后唐明宗即位,将李从璟追赠为太保。
三、李从荣
李从荣是后唐明宗李嗣源次子,根据史料的记载,他轻隽鹰视,颇喜儒术。后唐明帝即位后,授检校司徒、邺郡留守、同平章事,迁北京留守,封秦王,入为河南尹、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中书令,官至尚书令。李从荣掌权后,残暴擅杀,不得人心。长兴四年(933年),李从荣拥兵谋反,很快就兵败被杀,这样的结局是不值得同情的。
四、李从厚
李从厚是后唐第三位皇帝,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生母为昭懿皇后夏氏。李从厚自幼便深得李嗣源的宠爱,被封为宋王。长兴四年(933年)被召回洛阳,在李嗣源的灵柩前即皇帝位。应顺元年(934年),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攻至洛阳称帝。
一开始,李从珂只是废李从厚为鄂王。不过,李从厚还是不敢停留,立即逃至卫州,不久遇弑身亡。他在位仅五个月,终年二十一岁。后晋时期追谥曰闵皇帝(一作愍皇帝)。
五、李从璨
李从璨,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一说侄子)。李从璨性格刚烈勇猛,不能稍稍委屈自己。后唐明宗到汴州,命李从璨作大内皇城使。有一次在会节园饮酒,喝得畅快,李从璨便开玩笑地登上皇帝的坐床,这导致自己被贬为房州司户参军,后来更是在小人的陷害下,李从璨被李嗣源赐死。
六、李从益
李从益,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封许王。公元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后晋,以郇国三千户封给李从益,李从益被改封为郇国公,和明宗的妃子王淑妃居住在洛阳。后来,太原的北平王刘知远起兵,向汴梁进发。最终,李从益及王淑妃被擒,李从益向刘知远求饶,但是刘知远根本就不同情李从益,下令处死了李从益和王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