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乌克兰将苏联国宝级航空发动机卖给中国,俄专家泼了一盆冷水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11-05 01:44:0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2018年,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搞了个大动作,向中国出售了几款重量级的航空发动机,包括D-18T,这款曾经让苏联航空工业辉煌一时的“国宝级”发动机,直接成了新闻的焦点。中国买家这边兴致勃勃,大家觉得这回可以解决国产大飞机的动力问题了。

可就在各方媒体争相报道的时候,俄罗斯专家却不买账,冷不丁泼了一盆冷水,说这东西已经落伍了,拿回来还不如留作博物馆展品。

当年的苏联国宝,现在的乌克兰老古董?

先来看看D-18T发动机的来历。这个发动机可不是个一般玩意儿,咱说起苏联解体之前的那段日子,马达西奇公司可是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谁要是想搞个飞机发动机,得来这儿取经。当时的安-225运输机,就靠着D-18T的推力在天上飞。

这款发动机为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提供了足够的动力,运送货物那简直像搬小包裹一样轻松。这不,安-225最大起飞重量能达到640吨,D-18T在里面可谓功不可没。乌克兰马达西奇当年是这行里的扛把子,手艺和技术没得挑。

大伙儿听说这事儿都以为这回中国航空工业有福了。但话说回来,这D-18T可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虽然在当年辉煌,但放在现在,也不能算是最顶尖的发动机了。俄罗斯那边的专家一听,说了句:“这东西已经过时了!”

你看,俄罗斯自己也造发动机,它们有更新的技术。于是有些人就担心了,这引进的技术到底能有多大帮助?俄罗斯专家这盆冷水泼得也是让人心里打鼓。

中国真的需要D-18T吗?

中国现在对航空发动机的需求不用多说,尤其是大推力发动机。咱们的运-20是当家主力,这是一款2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早就盼着能有自己的发动机了。

可惜,这个领域我们起步晚,起初的发动机还是依赖进口的D-30系列,勉强够用,但是在性能上总感觉差点意思。这回引进D-18T,大家心里都想着,能不能通过这次机会,赶紧补上技术短板?

但问题来了,D-18T虽然推力大,但却是为安-124和安-225这种超大型运输机设计的。俄罗斯专家的“冷水”其实也是有道理的,毕竟运-20目前的最大起飞重量是220吨,远远比不上安-225的640吨,直接用上D-18T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你说给小马套大车,那马是跑不动的。王群教授也说,这次引进D-18T,最大的意义不是直接用,而是消化吸收技术,为未来的国产发动机积累经验。

俄罗斯专家这盆冷水泼得真有道理吗?先说技术,这D-18T确实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说它过时,也有一定道理。

毕竟如今的发动机讲究高效、节能,像美国的CF6-80C2这些发动机已经持续改进了几十年,仍在民用和军用运输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D-18T相比之下确实有些老态了。它的技术相对落后,尤其是在燃油效率和环保方面,已经不能和新一代发动机相提并论。

但是,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航空发动机技术起步较晚的国家,D-18T依然具有很大的学习价值。引进它不仅是买个发动机这么简单,更多的是通过这次合作,学习人家的技术路线,尤其是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思路和制造工艺。

虽然D-18T不是最先进的,但它的体量和推力级别,正好是我们急需的。对于中国来说,先解决“有无”问题,再慢慢优化改进,才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再者,中国引进的D-18T还包括了升级版的技术,这就不是简单的“买个老古董”那么轻松了。

你看,就算发动机的技术不够先进,但能从中学到东西,拿来练练手,改进改进,还是能给我们带来不少好处的。

俄罗斯专家为何“泼冷水”?

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专家为什么会泼冷水?背后难道没点深层次的原因吗?首先,D-18T可是苏联的“遗产”,马达西奇曾经是苏联航空发动机的心脏,技术虽然留给了乌克兰,但俄罗斯对这方面技术的影响和依赖不可忽视。

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也有自己的布局,特别是在大推力发动机方面,他们的PD-35发动机已经在研制中。中国引进D-18T这件事,多少让俄罗斯有点敏感,毕竟大家都在争航空发动机市场,合作伙伴还是曾经的“老弟”乌克兰。

俄罗斯专家看着中国引进D-18T,心里可能想着,这会不会对俄罗斯的发动机出口产生影响?毕竟,航空发动机是高技术壁垒的产业,一旦中国自己掌握了大推力发动机技术,未来市场上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这无疑会让俄罗斯心里不痛快。

所以,这“冷水”泼得未必是因为D-18T真的不行,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技术上的防范心理作祟。

实际上,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梦想已经追逐了几十年。我们曾经在这方面相当落后,大量依赖进口。经过多年努力,虽然已经有了不少进展,但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仍然是瓶颈。

对于大型运输机和军用飞机,尤其是运-20这种战略运输机来说,发动机的推力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它的作战能力和全球投送能力。引进D-18T发动机的最大意义,可能不在于它能直接解决当前的需求,而是为未来打下基础。

王群教授说得很明白,D-18T技术的引进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为未来研发国产大推力发动机提供经验。而且,D-18T级别的发动机可以为我们未来的300吨级乃至400吨级运输机提供技术支持,真正意义上提升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冷水也好,热水也罢,都是一次学习

俄罗斯专家的泼冷水,实际上只是这个合作中的一个小插曲。引进D-18T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意义,不是单单为了现在,而是着眼未来。就像王群教授所说,“这次合作的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影响”,通过引进这款发动机,中国可以快速积累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经验。

无论这水是冷是热,最重要的是,这次引进让我们有了新的学习机会。未来的中国航空工业,或许正是从这次引进中,迈出了更大的一步。而对于那些质疑者来说,时间将证明这个合作的价值所在。

未来在发动机的研发方面,咱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图中的猛禽发动机,希望咱们有朝一日也能够造出全球领先的发动机来……

参考资料:

我国获权生产乌克兰航空发动机意味着什么 中国军网2016-11-29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