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匠艺传承,解密赤水河畔的茅香密码
—— 探秘追台酒厂的品质基因
【历史传承篇】
在赤水河上游,北纬28度的中国白酒黄金酿酒带,追台酒厂悄然矗立。其历史源头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彼时,作为拥有“保密酒企”称号的国营酿酒厂 —— 碧春酒厂,它在那个百废待兴、人民自给自足的年代应运而生,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的浪潮,逐渐成为酱香型白酒酿造领域的重要力量。
20世纪60年代末,国家轻工部指定贵州省轻工研究所承担了扩大茅台酒产量的研究,轻工业部派出了中国白酒工业奠基人熊子书和周恒刚,带领上百位微生物专家到贵州展开研究。追台酒厂成为试点酒企之一,历时三年,茅台异地实验取得重大突破,追台酒厂,是茅台异地实验唯一取得成功的酒厂,实验结束后,在轻工所的支持下,引入了决定茅香品质的16株优秀菌种,不断丰富、完善菌种族群,成功研发出保密酒曲,拿下保密专利。追台酒酿造过程,1:1复刻茅系酱酒酿造标准。酿造出原汁原味的茅系酱酒。
【工艺密码篇】
追台酒厂始终严格遵循“12987”古法工艺,在茅台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改进酿酒工艺,将其细化为30道工序和165个工艺环节,将高效、稳定的酿酒技术贯穿于基酒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之处,并斩获国家「一种新型酱香酒酿造方法」的发明专利。追台酒的酿造工艺,具有“三高、三低、三多、一少”的显著特点,这意味着在同等产量下,追台酒需要更多的原粮投入,也因此使得酿造出来的酒更为稀缺珍贵。
【品质保障篇】
“粮为酒之本”,一杯上乘的佳酿,离不开一粒优质的粮食。追台酒厂在酿酒原料的选取上制定了严苛的标准,精心选用优质红缨子糯高粱与优质小麦作为原料,同时取用赤水河上游的观音泉水,采用纯粮固态发酵工艺精酿而成。
目前,企业年产量稳定在2000吨,拥有年份老窖池100余口、300口大曲酱香酒窖坑。自建厂以来,追台酒厂从未间断酿造工作,并且每年坚持储备2000吨基酒,确保了产品的稳定供应与卓越品质。
在赤水河畔的晨雾与晚霞交织之间,追台酒厂的故事仍在持续书写。六十年的坚守,是时间对味道的郑重承诺,是对传统工艺的执着守护。每一滴追台酒,都是这片土地与酿酒人匠心的完美结晶,是岁月沉淀下的珍贵馈赠。当酒液在舌尖尽情绽放,那是赤水河畔的风土人情,在诉说着一段段不变的酱香传奇。
看来是我浅薄了。从未叫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