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而来的穷途末路

暖阅一刻 2023-04-03 21:43:12

原标题此刻,笔者正在即将断供的房中怅然若失。如果问起最后悔的事,那一定是买房!下面想将个人感悟做个分享,希望准备凑钱买房、或者要求买房才能结婚的读者,能好好想想再做决定。

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部分阅读。

01猛虎出笼

80后应该都从父母口中听过这样一句话: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分工作分房。这里的分房,即福利分房。

但福利房让单位陷入了“多建多赔、少建少赔、不建不赔”的局面。面对困境,“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私建公助、分期付款......”

“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要改变一个观念,就是建筑业是赔钱的。”

至此,房改拉开序幕。当然,初期的发展,也遭到政策的扼制以及环境的影响。

02幕后推手

除了政策影响,很多人买房,都来自于商家故意营造的紧张氛围。

一是传统价值观的合理需求。有房才有家,买了房才算成功;二是丈母娘的正常要求:没房别想娶妻等等。

再如电影《甲方乙方》:没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 这已经成为中国人信条。

然而,这类为你好的买房“绑架”,实际上多数都出自商家,他们要制造出一种假象,让普通人必须买房,从而实现价值转化。

此外,还有各类地产从业者种植焦虑。

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为了让业务量、单价继续上涨,他们用内容为房产推波助澜——各种看似深入的分析、再不买就来不及的消息,让人借钱也要赶紧上车。

在各种造势的影响下,人人谈房色变——见面必是你买房了吗?赶紧买,不然涨价了!

于是,从2016年到2019年,房产进入另一次升级阶段。人们的想法则是:买房求稳、踏实工作、简单生活、努力还贷——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很少会有人认真去思考:这房子,究竟值不值得自己付出半生的心血。

03众矢之的

转机,往往存在于危机。

如果不是过去三年对个人生活的重创,可能人们仍然还在买房后「痛并快乐着」的心路历程中不自拔。而今,良心专家站队民众,民意已然苏醒。

危机中最大的问题是房产破裂,房产商资金难以回流,以前在发展快收益高的时候,不满足并扩大投资面,出现很多结构性的变化。现在已经出现很多问题,当短期内无法资金回流,就意味着土地的金融和货币化出现问题。

2018年增速下降时谁再去投资,谁就是受害者!

温铁军:全国商品房是需求的两倍,终于撑不住了,有些地方想办法保价,地产公司炸楼保价,这是生态文明吗?毁你的财富和环境,他们谁能说对得起后代?

卢麟元:家庭30%的收入去支付居住性支出已经是极限,正常情况下应该远远低于此。如果一个家庭用50%甚至超过这个比例乃至于三代人的积蓄,那就形成了严重的剥夺,这是分配结构的严重扭曲。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房子,就是捆绑普通人一辈子的绳索,无法翻身。

且不说房子究竟是不是顶层设计出来,用以束缚普通人的工具。但从其带来的后果来看,差球不多!

04穷途末路

意识到圈套的人们没钱买房,或者没有买房意愿,终究会让房产走上穷途末路。

经济方面,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作出了悲观预测——世界经济面临失去的十年。

当前到2030年的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可能比2000年到2010年低1/3。国内是整体的一部分,看看内需与出口,都很难扩大,国内经济增长的压力在最近几年明显增大。

人口方面,双重问题迫在眉睫,不堪重负的年轻人已经开启「三抛计划」:抛弃婚姻、子女、房子。在此情况下,自然极限拉低市场需求。

另外便是关键的认知改变。房价上涨时,人人自危。而今看穿后,会有一种终于看到房产被狠狠「报复」的快感——不买,便是赚到。

看到各种逆转、保市的新规,竟忍不住笑出声:虽然笑得很无奈,但没入坑的至少能放开了笑。

原标题《明智的觉醒,与XXX的穷途末路》

当然了,从心底来说,人们还是愿意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套用《武状元苏乞儿》中的一句台词:如果种种因素叠加,使得价格合理,谁会愿意居无定所!

0 阅读:20

暖阅一刻

简介:追热点,讲故事,用自己的想法观世事,愿能够给人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