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遇春声,一苑藏尽太行诗摄影纪实

老摄 2025-04-28 01:01:45

千年古县遇春声,一苑藏尽太行诗 摄影纪实

四月的春风掠过太行山脊,将千年的尘埃吹作漫山花雨。赞皇的春,总在石缝里酿出诗意。4月27日,在吕新学、李萍的精心策划组织下,应三六沟栗椿别苑民宿主理人张晓妹之邀,二十位书画名家乘车穿山越岭,走进这座千年古县,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艺术交流之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这座沉睡在嶂石岩褶皱里的小山村,正被一缕墨香悄然唤醒。

山居入画

郁郁葱葱,山峦环抱的三六沟村晨雾还未散尽,犹如山水画卷般的栗椿别苑石头小院已披一身霞光。山坡上百年老宅的木梁承着天光,檐角风铃摇落满地花瓣。原是荒芜的旧宅群经四个月雕琢,竟将太行石骨与江南烟雨私语:天井里丹参吐蕊,与文昌阁檐下的铜铃共舞;外婆灶台,钻出几簇新艾,混着香椿树的暗香,在游廊间织就时光的经纬。济河水泥公司总经理王蕊波,和茶总经理王蕊娟,济河集团董事长王占良,这些热爱家乡的企业家向大家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丝弦叩门

丝弦作为赞皇的家乡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唱腔、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表演形式,极具艺术价值。日影切过石墙,错落有致探出的平台上,县丝弦协会乐师们的器乐合奏《满堂红》骤然撕裂山野寂静。丝弦的高亢悲欢撞上老宅的石阶,惊起檐下燕群。老艺人轻抚琴弦,指间流淌的不仅是非遗古韵,更有山泉煮茶的清冽。当《空城计》的唱腔攀上百年香椿枝头,抖落一串晶莹的春声。

墨染苔痕

宣纸铺展在一张张木桌上,李文雁的狼毫悬停半刻——他笔尖游走的岂止是山水?墨色晕染处,可见文昌阁桃枝探窗,蓝莓果坠弯竹篱;孙常军的行书旁,悄然落着半片香椿叶,将“天人合一”的惬意拓进年轮。柯振吉、杨建明、马世荣、车飞、赵久峰、赵世昌、李建新、王建芝、张晓燕、陈宏林、郭洁、李凤梅、李素云、张东方书画家创作的字画未干时,已有山雀衔来野莓,点染成宣纸上意外的朱砂印。

石语星眠

阳光漫过华为智慧屏的瞬间,民宿忽然陷入某种古老与时尚的秘语。儿童追逐着光影在树屋间嬉闹,石阶却记着谁的布鞋曾踩过丹参花丛;多个观景台的茶盏盛满星斗,而露台下的丹参地正暗自蓄积药香。当客房的智能灯带模拟出萤火虫轨迹,恍惚见得百年前纺车转起的流光,正与玻璃幕墙外的无人机航拍,在夜空中交织成双螺旋的星河。

别苑的夜,是石头在讲述寓言。那些被丝弦熨烫过的石墙,被墨痕浸润的老灶,正将乡村振兴的故事,炖成满山板栗的甜糯。当一缕茶烟散入星空,山风忽然读懂了门楣上的楹联:

“古砚磨春生石趣,新枝蘸月写桃符”。

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中国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郝小学,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李凤梅,以现场直播、多媒体对本次会议活动予以报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