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凝岁月丹青映初心老年书画事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侧记

老摄 2025-04-24 12:57:22

笔端凝岁月 丹青映初心

石家庄市新华区老年书画事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侧记

四月的槐香漫过石家庄市街巷,在新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窗下氤氲成墨香。4月23日,这场被春阳浸润的老年书画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以"耆年抒壮志,笔墨写春秋"为主题,区委老干部局与区老年书画研究会联袂呈现的这场思想盛宴,不仅是对市老研会2025工作纲要的深度解读,更是一场传统文脉与时代精神的美学对话。

步入会场,砚池凝墨的雅趣扑面而来。笔架上,兼毫与羊毫静待挥洒;素宣堆叠处,《松龄鹤寿图》的工笔重彩若隐若现。宋建斌副局长轻抚新打印的市老研会工作纲要,纸张在晨光中泛着微光,仿佛触摸着时光沉淀的墨痕。二十位书画耆宿围坐案前,白发与宣纸辉映,皱纹里流淌着半个世纪的翰墨情缘。

各小组汇报时,时空在叙事中悄然折叠。书画家们的多幅作品在国家省市级书画展览中脱颖而出,荣获佳绩,为团队赢得了荣誉。王建省会长凝神倾听,颔首如春溪润物般勉励:"李老师笔下的太行松涛,可是将生态治理的豪情化作千钧笔力?"这句点评,引得老画家眼眶微湿——去年在井陉采风时,他们曾完成山水长卷,青绿山水间藏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礼赞。

文化传播的华章里,故事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当一位组长展示"书画进校园"的影像时,少年们稚嫩的篆刻与银发老人的狂草交相辉映。"孩子们说印章里的甲骨文会讲故事。"老艺术家们欣慰的笑容里,盛放着文明传承的星火。更动人的是城乡书画联展的片段:在赵陵铺古镇,老人们用洒金宣写着《三字经》,村童们举着糖画模仿飞白笔法,千年文脉就这样在糖稀与墨汁的交融中悄然延续。

人才培养的章节,写满守正创新的诗行。当书法家现场展示融合甲骨文与数字艺术时,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激发出惊叹的涟漪。我们要让《祭侄文稿》的泪痕能在云端化作永恒,老艺术家们频频抚须——他们亲手绘制的工笔牡丹、太行山水,将通过AR技术绽放于城市文化长廊。

陈合新局长的殷殷嘱托,在宋副局长的转述中化作三重韵脚:组织建设要如篆刻般精准发力,活动创新当似泼墨山水般气象万千,传承之道须效古籍修复般守正出新。这番话语,恰似古琴七弦共振的和鸣,在每位与会者心头激荡。

王会长结合市老研会2025年工作重点,部署了新华区在各重要时间节点,需要开展的工作,并寄语各位老师们身心健康、寻找乐趣、提升素质、奉献社会、 广交朋友、乐观生活、豁达生活。在洒金宣纸上落下句点:"让我们以笔为楫,在文化长河中摆渡春秋。"窗外,槐花如雪落满大地,恍若千年翰墨在新时代的氤氲重生。这场座谈会不似终章,更像开篇——当银发与青春在宣纸上相遇,新华区的老年书画事业,正以传统为骨、创新为翼,向着文化复兴的苍穹振翅。

(郝小学报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