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95年的9月,在美国加州的一间公寓中,一位年近75岁的中国妇人被发现去世多日,当时的她身穿旗袍,身上只盖了一张单薄的毯子,这个女人就是张爱玲。
曾经的才女为何孤零零的死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一个亲朋好友陪伴,令人感慨不已,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张爱玲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是十分优渥了,她于1920年的九月出生于上海,祖父是清末有名的大臣张佩纶,而她的奶奶是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耦,家庭背景的雄厚自然是不用多说。
从小她的母亲就接受了新式的教育,而父亲对文学也是颇为喜爱,父母恩爱又能给她很好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家庭背景熏陶之下,张爱玲的童年可以说幸福无忧。
然而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张爱玲的父亲由于沉迷于鸦片,在外面又养有女人,母亲最终无法忍受这样的家于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最终闹得妻离子散。
张爱玲的母亲带着姑姑出了国,却将年幼的张爱玲和弟弟留在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这件事情给张爱玲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与伤害。
之后她的父亲选择再婚,而新找的继母对她们姐弟俩可就没有那么友好了,年轻气盛的张爱玲因不满顶撞继母遭到了父亲的毒打,最终同母亲一样,心怀怨恨的逃离了这个家。
由于当时张爱玲缺少了父亲的疼爱,张爱玲在感情当上十分没有安全感,这也给她后来悲凉的感情生活埋下了种子。
找到母亲之后她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得到母亲的关爱,两人的关系逐渐冷淡下来,由于经济拮据张爱玲的母亲给了她两个人生选择,而张爱玲在嫁人或者读书中,选择了后者。
这个选择可以说影响了张爱玲的一生,她在香港大学凭借自己的能力拿到了奖学金,可惜的是母亲因为赌博输掉了这些,从此张爱玲和母亲也断绝了关系,甚至母亲去世都没有再见她一次,从此之后,文学便代替家庭,成了她最温暖的港湾。
张爱玲自小就聪慧敏感,对文学有着自己的见解与天赋,她深知那个年代的女性,更要有掌握住自己命运的能力,于是她喜欢的写作就变成了她赖以生存的工具。
当年她发表的许多篇小说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使她在文学界很快展露头角,比较出名的作品有《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等。
张爱玲最开始最擅长写散文,她的作品带有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刻的心理描写,通过作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她背后的真实家庭生活,通过手稿原作可以看到张爱玲对于文章的创作十分认真严谨。
而她的小说,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人物塑造、叙事结构和语言技巧,都展现出了她的个性和才华。
然而在事业发展正是顺利的时候,她却遇见了改变她命运的一个男人,胡兰成,这个人虽然说很有才华,但实则却是一个汉奸走狗。
在胡兰成以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发表了一篇赞美张爱玲的文章,二人由此相识并陷入热恋。
可是这段感情并没很有受到世俗的接受,反而让她们陷入了深深的舆论之中,当时的张爱玲年仅二十四岁,而胡兰成不但比她大了十几岁,甚至已经成家了。
但胡兰成似乎很懂得拿捏张爱玲的内心,可能和张爱玲从小缺乏父爱有关,她给张爱玲的关爱和写的许多文字让她一度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而直到胡兰成与前妻离婚之后,她们两个人才名正言顺的正式走在一起。
但是好景不长,张爱玲的深情并没有换来胡兰成的真心,他在湖北和一位年轻的护士结婚了,这样的背叛让张爱玲痛苦不已,虽然几度挽留但仍然没有结过,于是遗憾离开。
张爱玲在此之后曾给胡兰成写过一封分手信,甚至附上了三十万的分手费来表达自己的决心,这是她对爱情最后的倔强同时也在挽回她的自尊。
这段感情就像一场短暂的梦,让张爱玲第一次尝到了被爱情伤害的滋味,她不仅要承受感情的创伤,甚至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也给了前任,这真是让人感到唏嘘。
和胡兰成分手之后,张爱玲曾和导演桑弧有过一段短暂的爱情,当时的张爱玲一度情绪低落,在遇到他之后两人在工作上合作无间,但是在情感上却始终没能走出那一步,最终不了了之遗憾收场。
经历了经历了两次情感失败的张爱玲,选择于1952年迁居香港疗伤,随后于1955年移居美国
在美国她遇到了自己的异国老公赖雅,虽然赖雅曾经结过婚,但此时的张爱玲已经不在意这些,他们二人很快坠入爱河并于数月内就结婚了。
婚后的二人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张爱玲的创作始终没有停止,她把重心逐渐转向电影剧本,而赖雅的支持也让她的事业重新有了起色。
只是好景不长,赖雅由于身体健康问题逐渐恶化,两个人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虽然张爱玲到处筹钱为其治病,但最终也没能阻止赖雅的离世,从此张爱玲的生活再次的陷入了悲伤和孤独之中。
张爱玲一生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而她之后的晚年生活也是选择一个人独居,几乎不做饭的她只靠一些简单的罐头和牛奶维持生计,身体也变得逐渐虚弱。
由于患上了皮肤病,她开始了频繁的迁移,在洛杉矶的廉价旅馆间辗转,她几乎每周都在寻找下一个临时的避风港,一方面是对身体疾病的抗争,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在张爱玲朋友的口中得知,她的晚年的确是得了跳蚤引发的皮肤病,所以才导致她不断的搬家,但也有的朋友觉得一部分原因源自于她内心的恐惧。
张爱玲曾在十七岁时就写到过,“生命是一袭美丽的华袍,爬满了虱子”,当时这段话看来只是感觉到她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悲观与失望,只是没有想到,往后的一生她都在与命运作斗争,妄想摆脱这个”虱子“。
尽管外界对她晚年的经济状况有着种种猜测,但实际上张爱玲并不缺乏经济来源,张爱玲的作品在中国却持续受到欢迎,她的著作持续为她带来版税收入,加之她生前的积蓄,使得她晚年的经济状况相对宽裕。
一直独来独往的张爱玲并没有太多朋友,而林式同便是张爱玲晚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是她的朋友,更是她在异国他乡的依靠。
尽管他们的交往并不频繁,但林式同始终尊重张爱玲的隐私和生活方式,并在她去世后,忠实地执行了她的遗愿。
张爱玲被发现去世时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了,她似乎很早就预感到了自己这样孤独的结局。她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简洁而明确的遗愿:她希望自己的遗体能立即火化,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葬礼,骨灰撒向无人之地,而她的遗物则留给了她信任的朋友宋淇夫妇。
张爱玲的遗体被发现时,她躺在一张简单的行军床上,身下仅垫着一条毯子,遗体显得异常消瘦,但面容安详。
她的好友在她的遗体被运走之后拍下了张爱玲公寓内的照片,可以看到她的房间没有任何家具,放眼看去都是凌乱的杂物,和一些破旧的纸箱,角落看起来就像垃圾堆一样。
很难想象当时风光一时的女作家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离开了这个世界。
1995年9月30日,好友林式遵循了张爱玲的遗愿,在火化之后将她的骨灰撒向大海,张爱玲传奇而悲凉的一生,最终化为烟尘,就像她的文字一样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感慨。
虽然在形式上显得孤独和流浪,但她的内心世界却异常丰富和独立,这样的离开方式也透露出了她面对死亡的冷静,虽然寂寞却也符合她一生的特立独行和对自我的坚守
张爱玲的一生,是才华与不幸交织的传奇。她的作品,如同她的人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性探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交汇的产物。
通过她的作品也让部分人思考到个人与社会和命运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挑战。
她的文字,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参考信源:北晚新视觉——张爱玲逝世24周年,她的不幸源于原生家庭和遇人不淑? 2019-09-08
人民网——十八句张爱玲对爱情中女人说的话 2015-10-03
三联生活周刊——张爱玲的后半生 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