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无功,李敢无谋,李陵无忠。
一
现在职场流行一句话,叫过程不重要,结果最重要。
用这句话形容李广真是恰如其分。
李广五征匈奴,一次被俘,一次全军覆没,一次迷路,两次无功而返。
一生征战沙场,却难求一封,真是时也运也。
后世有很多人都为李广鸣不平,说他运气不好,说他遭卫青陷害。
但结果摆在那里,就是寸功未立。
无功就无法封侯,哪怕你名气再大也不好使。
现代职场,领导最看重的是结果,只要你成果突出,你就能升职加薪。
你如果没做出成绩,却跑到领导面前说你过程多么多么辛苦,领导听都不想听。
结果决定一切。
汉武帝是个务实的皇帝,他的眼中只有战绩。
他耗尽民力,养了这么一支大军远征匈奴,要的就是卫青霍去病那种,斩首数万、扫荡犁庭,要的是匈奴不敢南下牧马。
花这么多钱,不是让你李广去试错的,你说你运气不好,你损失的可是大汉朝的兵马和财富。
看在给武帝站过岗的面子上才屡次给你机会,可你不中用啊,那就不能怪武帝不客气了。
李广在最后一次跟随卫青远征匈奴时,迷路失期,还没论罪,李广便自尽,这也是老脸丢尽了,用自尽保留自己一点体面。
二
大多数年轻人都是愣头青,冲动易怒,做事只能看一步,不会想后三步。
李敢就是这么一个年轻人。
当李广自尽后,李敢认为就是卫青故意陷害自己的父亲。
为什么让他父亲的前军转向右路去,而你卫青却走中路直捣匈奴老巢,这就是贪功。
是你卫青贪功害死了我的父亲。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李敢要报仇。
李敢报仇的方式很直接,跟现在的愣头青一个水准,就是直接袭击卫青。
卫青没跟他计较,将此事隐而不发,可霍去病不干了。
你李敢算哪根葱,敢打我的舅舅,这是找死。
霍去病趁在甘泉宫狩猎的时候直接偷袭将李敢射杀。
汉武帝为了庇护霍去病,故意说李敢是被鹿顶死,李敢就这么白死了。
李敢空有匹夫之勇,没有智者之谋。
殊不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他就这么明火执仗的去打了卫青一顿,实在无法理解,你要么杀了卫青,一命抵一命,要么你就先忍下来,以后找机会再复仇。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保不齐几年后就找到了机会。
李敢虽无谋,但有勇,他跟随霍去病出征,有夺旗斩将之功,被封为关内侯,达到了他爹李广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
三
在现代职场,除了要有能力外,还要足够忠诚。
只有能力但不忠诚,领导不喜欢,只忠诚没能力,领导急用的时候却用不上。
汉武帝这个领导就喜欢卫青这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下属。
而李广的孙子李陵,有能力却不忠诚。
李陵率五千步兵深入漠北,准备直捣匈奴王庭。
按照现在人的理解,这种行为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区区五千步兵,移动性差,还要奔袭千里寻找匈奴老巢,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汉武帝居然批准了这个计划。
果不其然,李陵的五千步兵,很快被匈奴单于的三万骑兵包围,但是李陵初战告捷,射杀匈奴数千人。
匈奴单于一看这家伙了不得,赶紧把左右贤王招呼过来,凑齐了八万骑兵,准备聚歼李陵。
李陵且战且走,居然杀伤匈奴一万多人。
但终究是步兵,跑又跑不了,人数只有五千人,最终被匈奴围歼,李陵最后无奈投降。
李陵凭借五千步卒坚持了很久,没有得到救援,贰师将军李广利是有名的废物将军,要是换一个将军,李陵估计会受到支援,绝处逢生。
李陵最后选择投降一招,实在是下下策,投降既是不忠,如果他自杀殉国,估计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汉武帝一开始同意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征,估计就是拿他当敢死队的,没想到李陵这么能干,居然超额完成任务。
但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后帮匈奴练兵,一怒之下诛杀了李陵全族。
李陵有始无终,身处绝境,不思报国,即是不忠。
总之,李广无功,李敢无谋,李陵无忠,汉武帝并不认可他们的贡献,故而祖孙三代人都未能善终。
汉武帝啥时候放弃过李广?次次迷路次次打败仗或无功而返,还能一直当令军大将。也不是自己最后次出征迷路羞愧自杀,下次肯定还是领兵大将。他儿子李敢就纯粹没脑子蠢死的,老爹迷路羞愧自杀居然诬陷卫青陷害,还打伤卫青。霍去病不杀他,汉武帝肯定也是小惩一下继续用。李陵更不用说了,降了匈奴汉武帝后面也拉拢过,想让他在回来。但杀了人家全家,那那么容易当没事发生。
李敢的行为和把集团军老大打一顿有什么区别
[抠鼻]忠心耿耿还为求生杀害副将投降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