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2025年都快过一半了,曾经被捧上天的“油混车”,咋就成了人人喊打的“智商税”了呢?
这年头,买车图个啥?
省心、省钱呗!
可谁能想到,当年加价都得抢的“香饽饽”,现在却成了烫手山芋,这落差,搁谁身上不懵啊?
说起这事儿,咱就得先从两位老哥的遭遇说起。
网友@梦飞翔,当年为了赶时髦,硬是加价一万块,提了辆油混。
结果呢?
“现在别说省钱了,加价的钱都没赚回来”,这心里苦啊,谁能懂?
还有@老张的汽车梦,本想体验一把“科技升级”,结果发现还不如家里那台2.0T涡轮增压顺畅。
想换车吧,一问价,亏得连话都不敢说。
这俩老哥的遭遇,那可不是个例,是当下油混车主们的心声啊!
回想当年,油混车那是啥地位?
简直就是车界的“白月光”!
省油、耐用,开出去倍儿有面儿。
那时候,谁要说自己开的是丰田混动,那绝对是人群中最靓的仔,羡慕的眼光能把你淹没。
可现在呢?
咋就变了味儿了呢?
光环不再,油混车到底经历了啥?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油混车当年能火,那是因为它踩对了点。
那时候,油价蹭蹭往上涨,谁开车都心疼油钱。
电车吧,还没影儿呢,大家伙儿都不敢轻易尝试。
这时候,油混车跳出来说:“我不用充电,就能省一半的油!” 听着是不是很诱人?
确实,那时候的油混车,是真的省油。
一台凯美瑞双擎,油耗能干到5个多,还不用加高标号的油,开起来那叫一个顺滑。
雷凌双擎更是皮实耐用,空间也够用,价格还亲民,简直就是“居家过日子”的首选。
但是!
时代变了啊!
现在的油车也开始“卷”起来了,什么48V轻混系统,那都是标配。
这么一搞,油混车的优势立马就没了。
你品,你细品,油混也就比轻混车型少个1—1.5升油,但价格却贵出两三万。
这笔账,但凡有点算账能力的人,都能算明白吧?
更扎心的是,插电混动(PHEV)横空出世了!
这玩意儿,日常通勤能纯电,城区基本0油耗,跑长途还有油箱兜底,简直就是“能电能油,两头通吃”!
省得比你狠,开得比你静,用得比你爽。
更别提人家还能上绿牌、免购置税、充电还便宜,你说气不气人?
配置上,油混车更是被摁在地上摩擦。
现在的新能源车,标配8295芯片、大屏、L2辅助、座椅通风按摩,要啥有啥。
就连新出的油车,也开始疯狂内卷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
可油混呢?
还在拿十几年前那套动力总成“碰情怀”、讲情节,这不就是摆明了“不思进取”吗?
不信?
咱来看个真实的例子。
北京的@王女士,买了一辆卡罗拉双擎E+,结果发现实际油耗远高于官方宣传,而且电池衰减严重,续航里程大幅缩水。
你说这事儿,搁谁身上不闹心?
这还不算完,二手车市场也开始“嫌弃”油混车了。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二手车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上半年,车龄3-5年的油混车型在二手车市场的平均保值率同比下降12%,高于同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平均降幅。
举个例子,@李明(化名)在2020年购买的雷凌双擎,当年落地价15万,2024年出售时,二手车商只给出了8万的报价,亏损严重。
这说明啥?
说明市场对油混车型的未来价值,那是真不看好啊!
技术迷雾:油混车到底是不是“真香”?
说白了,油混车就是一套动力系统,在一台车里同时装了发动机和电动机。
但它不能充电,电池也不大,全靠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边开边充”,再把电输送给电机使用。
你以为开的是“电油结合”,其实开的是“电靠油养”的燃油车。
这么一看,油混车的核心还是内燃机,只不过多加了点“电”的调味料。
既然技术上没啥优势了,那车企们又是咋想的呢?
2024年底,丰田汽车宣布未来五年将大幅减少对油混车型研发的投入,转而加大对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力度。
丰田社长佐藤恒治说了,油混技术只是过渡方案,长期来看,纯电动才是未来方向。
国内车企也纷纷跟上。
比亚迪、吉利等多家车企也相继宣布停止研发新型油混车型,将研发重心转向纯电动和插电混动。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更是直言,油混技术已经过时,插电混动才是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政策上,油混车也开始吃瘪了。
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多个城市在2025年初调整了汽车补贴政策。
杭州市取消了对油混车型的购车补贴(原补贴金额为3000元),仅对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提供补贴。
这直接导致油混车型的性价比进一步降低。
更惨的是,北京、上海等城市在2025年初对油混汽车的限行政策进行了调整。
上海市将油混汽车纳入“高排放车辆”管理范围,限制其在高峰时段进入市区核心区域。
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让油混车的使用便利性大打折扣。
未来之路:油混车还能翻身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油混车想要翻身,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5年上半年,涉及油混汽车的投诉量同比激增85%,主要集中在“油耗虚标”、“电池衰减”、“售后服务不完善”等方面。
消费者对油混车的信任度,那是直线下降啊!
既然车企不待见,政策不支持,消费者不信任,那油混车还有啥未来可言呢?
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摆明了要被时代淘汰了吗?
所以啊,各位准备买车的朋友们,可得擦亮眼睛了。
买车不是买菜,不能光看眼前的利益。
要综合考虑自身需求、用车场景和未来趋势,选择更符合自身利益的车型。
车市风云变幻,今天还香饽饽的,明天可能就成了鸡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