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我们选合资,上汽已经有了一个经验教训,我们享受了40年红利,但是把我们自己的能力丢掉了,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学习,但是绝对不能上瘾,上汽必须构建自己的能力和体系。”这是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所述的原话。
上汽集团似乎把自己的问题想的很透彻。
2018年,是上汽集团的巅峰时刻,终端累计销量705.17万辆,成为中国首家突破700万辆大关的汽车集团。700万辆的销售体量,让上汽集团风光无量。
但人生无常,是常态。进入到2019年后,上汽集团的销量上就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准确的说是“六连降”。
上汽集团就因为各种原因,遭遇销量滑铁卢,几近损失了200万辆。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赶,保住了500万辆以上的水准,但是也让人清楚的感知到,大体量,跑起来,还真是“上气不接下气”。
到了2024年,情况就更加不一样了。销量持续下降的上汽集团,终于不再是国内车企的销量冠军, 取而代之的是比亚迪。
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上汽集团的表现的都很差强人意。
当然,上汽集团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进行了一场刮骨疗毒式革命。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也表示,“要把失去的五年时间把它抢回来,连滚带爬也要的把它抢回来!”
但,真的能抢回来么?
首先来看下,上汽集团车企的销量表现。
上汽通用单月销量同比下滑了29.32%,几乎下滑了三成;要知道上汽通用在2月份靠着“一口价”换回一些销量,但是终归是短暂的欢愉,饮鸩止渴罢了。
上汽大众在2025年3月份的表现尚可,上汽大众销量达9.1万辆,同比增长3.9%;
2025年1月份,上汽智己的终端累计销量为2800辆,同比暴跌44%;
2025年3月,荣威飞凡、及MG品牌新车零售8.7万辆,同比增长12%;
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短时间的“刮骨疗毒”是有用的。但是在销量增长的背后,却是结构失衡。
上汽通用五菱在今年一季度终端累计销售35.3万辆,同比增长57.6%,但众所周知,五菱定位偏低,长期处于低价竞争市场。在低端市场,价格战此起彼伏,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五菱品牌的高销量并未给上汽带来相应的利润。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上汽通用五菱会有这场《向上,超越》的发布会,毕竟高端,向上是上汽通用五菱难以突破的梦魇。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汽试图在高端市场立足的智己品牌,表现却是相当一般,高端市场,消费者对于品牌、技术、品质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智己汽车尚未取得显著突破,这种“低端利润薄、高端难突破”的结构失衡,使得上汽自主品牌的整体发展缺乏可持续性,这就好像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失去平衡的巨轮,随时可能遭遇危险。
可以看得出,上汽集团在贾健旭的领导下,口号喊得很响,但是在如今这个短兵相接的市场上,喊口号是没有用的。市场也好,销量也好,失去容易,想要再拿回来,可就难了。
结语
我想,上汽集团最应该做的,就是要反思下它的衰败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那年平安夜的那颗“毒苹果”掉落,碰撞不合格的帕萨特开始的,还是说,该失去的,终将都会失去?
以前我还蛮看尚界的,现在看看上汽的态度, 还是歇菜吧!神仙难救该死的鬼!
都喜欢教上海怎么做……小编多关注北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