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想聊一个既严肃又带劲的话题......emmm保守估计,可能要得罪电影圈一半的人。
先明确一下我们的讨论背景吧。
据悉,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代表中国内地参选2020年第92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原最佳外语片)。
另外,经历完总票房超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亿元的“史上最强国庆档”,电影从业者们仿佛被注入了又一针强心剂——中国电影的小小“低潮”似乎就这样消散,拨云见日之后,我们迎来了新的时期。
影评君到底想搞什么事情?
关键词:后众拍时代
2017年3月,《今日影评》曾邀请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聊“众拍时代”,分析当时演员、编剧、经纪人、作家、歌手等纷纷跨行当导演的情况下,导演的专业门槛究竟何在。如今,我们跨入了“后众拍时代”,“热钱”退潮,对电影内容与质量的大大提升。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我们斗胆扔出三个麻辣提问如下:
“外行”导演占据中国影史票房前三甲?
电影拍不好,我还能甩锅观众审美吗?
人傻钱多、想投电影,我该注意点啥?
惊!“外行”占领票房榜?
“外行”占领了中国票房前三位宝座?
放眼中国影史票房前三甲,第三名《流浪地球》导演是郭帆,第二名《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是饺子,第一名《战狼Ⅱ》导演则是吴京。
而这三位导演都不是学电影出身——吴京出身体育世家,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曾获全国武术比赛精英赛枪术、对练冠军;饺子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28岁才执导个人首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郭帆则是海南大学法学院学士,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硕士。
没学过电影=外行??
谭飞首先表明,“这话是有失公允的,他们不叫外行,他们只是从影视圈其他分支领域涉足到这一领域,他们在专业层面上是专业的。”
而这一现象也映照着“后众拍时代”的最大特色,一方面它继承了“众拍时代”的包容与多元,不是只有导演系的人才能拍电影;另一方面它与“众拍时代”又有着质的不同——跨行也要求很高的专业能力。比如,这三位导演就都受过专业培训。
另外,被误认为“外行”的非科班出身导演虽承受着更大的专业知识补充学习压力,却也有着科班出身导演难以比拟的优势。
正是因为他们原先并不在影视圈内“打滚”,他们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经验与社会认知,从“普通观众”而来的经历,使得他们对观众喜好有着更敏锐的判断,从行业角度来说,这是极有利于电影行业多元化发展的。
实际上,正是以吴京、饺子、郭帆三位为代表的非科班出身导演向我们印证了“后众拍时代”的到来。简单来说,无论你是谁,你都可以“拍电影”,但想要真正受到认可,“流量”真不够,内容才为王。
“前众拍时代很多人一见到我就说,谭老师,我想拍一个拿奖的电影”,谭飞回忆道。
“但实际上,但凡带着我要拿奖,或者票房很高的这种目的,你就会在路上走偏。因为艺术的路上跑偏了,你可能就回不了头了。”
咦,这届观众还可以?
曾经有个引爆知乎、豆瓣等各种影迷集聚地的犀利观点,叫做“这届观众不行”。
有人赞成,举出一大波质量一般、甚至粗制滥造的电影为佐证,表明大多数观众无法辨别真正优质的电影;但也有人强调,电影人应该踏踏实实拍电影,真正的好电影一定会受到观众认可。
连人民网都下场辩论。
在建议电影人应该认真耕耘作品之后,人民网也客观评价了当时的电影市场,提出应让“质量”先行。
“不可否认,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粉丝盲目追星、制作人热衷于用‘小鲜肉’吸引眼球、投资方极力追逐‘粉丝经济’等现象,确实存在。这在客观上,也制造了一种怪现象:质量不高,却票房高企;骂声一片,却上座率居高。但这也提醒我们:不管是粉丝,还是演员,抑或是制片人,都需要以质量作为准绳。”
“说实话,这一两年中国观众可不好蒙。”
谈到观众角度,谭飞强调后众拍时代的观众审美已有大大提升,这届观众真的“还可以”。
“前几年我们真的看到一些不好的电影,可能票房很好。但你发现没有,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票房高的电影都是制作精良、演员表演出色的,就说明现在观众的审美能力也在进步。”
“曾经有一个时代,票房高,其实自己还有点不好意思。”谭飞说起前几年的电影市场,表示那时的确存在“票房”与“口碑”对立的情况。“那个时候可能还真没有水军,很多人发自内心地指责高票房电影,说你们就是为了追求票房,非常世俗。”
但在众声喧哗时代之后,观众清醒了,“已经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可能在今后还会有更高的观赏水平”。票房高绝不再是“坏事”,但它同样也绝不是唯一的评价体系。
谭飞呼吁,“我希望从业者也能清醒”。
我们希望导演能拍出质量好、票房高的电影。
啊,电影我该怎么投
在上文讨论的创作者专业度与观众专业度之后,这个问题指向了后众拍时代出现的本质原因——
市场变了。
“这个市场就包括资本力量,热钱退潮,原来的‘唯票房论’就打破了,‘唯流量论’也打破了。”
谭飞表示,前几年烂片涌现背后很大的原因在于资本运作,一部作品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创作者的愿望和观众的期许,它附加了太多别的东西,甚至是出品公司的上市需求。
谈到电影案例《上海堡垒》,谭飞感慨良多。“《上海堡垒》是资本时代最后的一次败相的呈现。它可能就是在当年资本热潮中筹备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这样。可能主创者心中想的是票房20亿起步吧,结果只有1.2亿,只有原来希望值的百分之几。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如今,当热钱因素褪去,上市欲望消失,投资方没那么高的票房要求,导演就得到了“好好拍个东西”的空间,“这个时候市场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放置于几年前,“跨界”导演的频繁出现,也是因为其背后有资本的追捧。但现在,资本走了,观众“就想看好电影”,于是,导演的门槛也变了。
那么,投资人到底该怎么投?
对于投资人,谭飞有以下几点建议
1、放下对“人脉资源”的盲目追求。
2、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审美能力与前瞻能力。
3、事事最好亲力亲为,不要当“跷脚老板”。
4、尊重专业人士。
简而言之,在这个观众审美专业化,优质制作团队专业化的后众拍时代,作为投资人,想在电影行业分一杯羹,核心还是——请专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