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中,若这3项指标正常,或可排除很多疾病

忆彤评健康 2024-12-09 03:19:19

42岁的李晓明是一名项目经理,平日里工作忙碌,时间紧张。他是公司里出了名的“加班王”,每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准备方案。健康?对他来说,仿佛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最近,李晓明的妻子陈芳看着他熬夜后的黑眼圈和越来越大的啤酒肚,终于忍不住安排他去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晓明,你的体检报告出来了,医生让我一定提醒你带着报告过来复查。”陈芳一边刷着手机消息,一边说道。

“复查?”李晓明停下敲键盘的手,“我不是挺好的吗?体检年年做,不就是例行公事嘛。”

“你可别大意了,医生说,报告上有几项指标不太好,让你抓紧时间去看。”陈芳一脸认真。

李晓明不再犹豫,决定抽个空去医院复查。他隐约觉得,也许自己的身体真的该好好“检修”一下了。

初见内科医生

李晓明坐在医院的内科诊室里,面前是一位年过五十的女医生,刘主任。她戴着一副细边眼镜,表情严肃中透着些许关切。

“李先生,这是您的体检报告,我们来看看有几项需要关注。”刘主任翻开报告,逐一讲解,“总体来说,您的健康状况并不算差,但这三项指标,尤其重要,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李晓明的心里有些紧张,“哪三项指标?”

“第一项是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第二项是肾功能的‘血肌酐’,第三项是血糖水平。”刘主任一边指着报告,一边解释,“如果这三项指标正常,基本可以排除很多潜在的重大疾病。”

李晓明挠了挠头,“我平时喝酒应酬多,这谷丙转氨酶是不是就不太正常?”

刘主任点点头,“没错。从您的报告上看,您的谷丙转氨酶略高于正常值。这可能与您长期饮酒有关,也可能是肝脏受到其他损伤导致的。不过好在不是很高,我们先针对性做进一步检查,确定问题的根源。”

科普时间——谷丙转氨酶的重要性

“刘医生,这个谷丙转氨酶到底是什么?不正常会怎么样?”李晓明一脸疑惑。

刘主任推了推眼镜,耐心解释:“谷丙转氨酶(ALT)是肝功能检测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它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如果肝细胞受到损伤,比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ALT就会释放到血液里,导致数值升高。”

她补充道:“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的研究显示,ALT升高的人群,未来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但如果ALT水平正常,说明您的肝脏暂时没有明显的损伤。”

“那我要怎么办?”李晓明有些担心,“我是不是肝脏有问题了?”

“不要着急。”刘主任安抚道,“ALT的波动有很多原因,比如熬夜、饮酒、药物影响等。接下来,我们会安排做肝脏彩超和病毒性肝炎的筛查,排除更严重的情况。”

第二项指标——血肌酐与肾脏健康

“第二项指标是‘血肌酐’,它反映了肾脏的过滤功能。从您的报告看,血肌酐在正常范围内,但接近上限。这说明您的肾功能可能正在‘超负荷工作’。”刘主任说道。

“肾功能?难道我肾也有问题?”李晓明有些慌了。

“别紧张。”刘主任笑着说,“血肌酐是我们评估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肾脏受到损伤,比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肌酐就会升高。但如果您的肌酐正常,基本可以排除急性和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

她补充道:“根据国际肾脏病组织(KDIGO)的指南,只要肌酐水平正常,伴随尿液检查结果无异常,您的肾脏健康基本没问题。”

“那为什么我的肌酐值接近上限?”李晓明追问。

“可能与您近期的生活状态有关,比如饮食过于油腻、高蛋白摄入过多,甚至脱水都会影响血肌酐的数值。我们建议您多喝水,饮食清淡一些,过段时间再复查一次。”

第三项指标——血糖的重要性

“最后一项是血糖。”刘主任继续说道,“您的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但偏高,属于糖尿病前期的边缘状态。”

“糖尿病前期?这听起来不太妙啊。”李晓明皱起了眉头。

“的确需要引起重视。”刘主任正色道,“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不进行干预,每年大约有5%-10%的人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

“那我是不是要吃药?”李晓明有些紧张。

“还不需要。”刘主任笑了笑,“目前您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比如,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很多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通过这些方法,完全可以避免发展成糖尿病。”

第六章:全面行动计划

在刘主任的建议下,李晓明开始了全面的健康管理。他戒掉了晚上的宵夜和啤酒,每天坚持早晨快走,尽量减少熬夜。一个月后,他的复查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血肌酐和血糖也都有所改善。

“刘医生,真的非常感谢您。”李晓明站在诊室里,诚恳地说道,“这次体检让我意识到,健康真的不能忽视。”

刘主任微笑着点头:“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要你愿意调整生活方式,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从体检指标看疾病管理

体检报告中的这三项指标——谷丙转氨酶、血肌酐和血糖,是评估肝脏、肾脏和代谢健康的重要“晴雨表”。如果它们都正常,可以排除很多严重的疾病风险。但如果发现异常,也无需惊慌,通过及时的干预和调整,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李晓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健康并非高不可攀的目标,而是通过科学管理和自律努力,可以一步步实现的结果。

1 阅读:39
评论列表
  • 2024-12-10 12:26

    感觉在说我一样,40多岁,前两天体检,血肌酐97,血糖5.6,都是正常高限,肝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