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蒋介石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非常多,作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者,他带给中国和民众的却不是安稳与幸福。
反之在他的带领下,不少特务开始大肆抓捕共产党员,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妄图成为中国唯一的“话事人”,只可惜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早已成为了大众“厌恶”的存在。
而回看蒋介石的一生似乎都在躲避和逃亡,在日本轰炸期间也是躲进了重庆防空洞中,国民党败退后又逃亡台湾,在重庆期间他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此时工人们正在拆解一处房屋,虽然此时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但是这座房屋的前身却与蒋介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这里是蒋介石在重庆的行营旧址,位于渝中区凯旋路附近,虽说此时已经无法查看曾经行营的模样,但是在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中,也能依稀拼凑出大概的模样。
市社科院专家邓平说这座行营在未拆解前还是一幢两层的洋楼,建筑也采用了中西合璧的风格,砖木结合,青砖被拆解后也被妥善的保护起来。
这座行营作为蒋介石曾经的住所,即便是他逃亡台湾,可行营依旧具有研究价值,为何会被直接拆除呢?
实际上这主要也是因为这座行营年久失修,本身就已经是一座“危楼”,从2008年起就有不少群众反映行营破败。
相关部门在得知此事后也是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甚至还在2009年将此地确定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只不过因为破败得太过严重,不得不选择拆解重修。
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抗战遗址,同时也是改善重庆的市容市貌,毕竟一座“危楼”立于城市中心,既不美观也不能供人参观。
重庆市政府对于拆解行营的回应也是称为“保护性拆除”,并且也预计了再次修复后的开放时间,虽说这座“行营”备受大众的关注,但实际上他并不是蒋介石的居所,而是国民党的办公用房。
这张照片中所拍摄的地点才是蒋介石在重庆四处官邸的其中之一,也是四处中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官邸,名为“黄山官邸”。
另外三处分别是曾家岩官邸、林园官邸、小泉校长官邸,其中曾家岩官邸是四处官邸中最重要的一处,不仅是因为蒋介石在这里居住的时间最多,更重要的还是有不少战略决策是在这所官邸拍板。
因此这座官邸的安全级别也是最高的,不仅日夜都有相关工作人员戒备巡查,就连想要进入其中都必须持有特别限期通行证。
听到这个证件的名字也就能够感受到曾家岩官邸的不同寻常,即便是拿到了通行证也不是长久有效的,“限期”二字就代表了它的特殊性。
林园官邸最开始的居住人并不是蒋介石,而是林森,那时他作为国民政府的主席一直备受蒋介石的尊敬,因此在林园修建完成后也就直接赠与了林森居住。
也是因为他这座官邸才被命名为“林园”,在林森离世之后蒋介石才将这里收回作为了自己的官邸。
而这里也同样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在1945年8月,毛泽东与周恩来在这里与蒋介石展开了谈判,名为“重庆谈判”。
林园也在2013年就被列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如今被列为了军事禁地,不对外开放,想要参观也必须和曾家岩官邸一样获得批准。
最后一处官邸就是小泉校长官邸,位于巴南区南泉镇西,不过这里并不是蒋介石的常驻居所,主要是为了便于蒋介石在工作时能够临时休息或住宿使用。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1年,蒋介石夫妇正在黄山官邸的山坡上,那时候他们二人的居所也是分开的,蒋介石住在“云岫楼”,宋美龄则是住在“松厅”。
虽说两人是分开居住,不过值得一提的就是在两人的居所中间还设有防空洞,主要就是为了预防日寇的空袭,选择在两处中间修建,也是为了确保两人都能够安全进入防空洞。
不过“云岫楼”和防空洞的距离还是要稍微近一些的,在日寇侵袭重庆期间,轰炸从不间断,因此“防空洞”对重庆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至今日都一直保存完好。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防空洞就等同于是“生命防线”,因为离地面较远,加上重庆主要还是靠着山脉,因此整体结构还是非常稳固的。
为了能够确保防空洞的安全性,每个防空洞的挖掘开采都是有明确规定的,深度必须有六尺,宽度要达到两尺。
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人民,每天都是胆战心惊,一旦听到了防空警报,就要立即带着贵重物品前往防空洞内,保住性命就是那时人们唯一的诉求。
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蒋介石命人开始修建防空洞,可以说这也是他为重庆人民做过为数不多的好事之一。
现如今重庆有不少防空洞已经被保护起来,用铁门将防空洞关闭起来,不过仍然有许多防空洞是对外开放的。
主要也是为了让人们去感受一下曾经重庆人民的生活,每当你走进防空洞都会十分震惊,冬暖夏凉的特性让防空洞变得特别。
看着这样小小的洞口却在抗战时期容纳重庆的居民,为他们抵抗日寇的轰炸与侵袭,不过随着中国越来越强盛繁荣,防空洞也成为了重庆的地标建筑和历史名片。
现如今一些较为偏僻的防空洞被封存保护起来,而其他比较大并且处于市中心的防空洞也被租赁给了一些商铺,让人们在感受防空洞的魅力时也能增加重庆的整体经济。
这张照片就是位于大渡口的一处防空洞,在防空洞的上方还刻有“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字样。
放在现在光是看到防空洞内黑漆漆的一片都会感到害怕,不仅如此在门前还有几只未烧尽的红烛,无疑也是给这里增添了许多神秘和恐怖的色彩。
这也是因为现如今中国已经不再备受战争的煎熬,昔日代表着“生命线”的防空洞也就不再被需要,常年未经打理,自然也就变得荒芜又神秘。
防空洞的增建是蒋介石提出的,他与宋美龄自然也在防空洞内呆过,不仅如此在他的四处官邸中有两处都曾设有防空洞。
一处就是曾家岩官邸,另一处就是黄山官邸,这张照片就是蒋介石与宋美龄在黄山官邸附近的防空洞前所拍摄的。
为了能够躲避敌人的轰炸,即便是爱美的宋美龄也不得不穿着旗袍走在山间密林中去找寻防空洞的位置。
蒋介石在防空洞的生活虽然并不多,但是也被记载下来了一部分,其中就有他与国民党高管在洞内生活、吃饭的场景。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1年,此时的蒋介石正在防空洞内吃饭,此时的他可以说是非常“落魄”的,饭食不仅简单,也没有往日的精致。
曾经雕花的饭碗和漂亮的餐桌也都被替换成了普通的小碗和木质的桌椅,与昔日的大鱼大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与他一同进食的还有白崇禧和罗卓英,桌上只有简单的几个菜,从照片上看坐在藤椅上的蒋介石神情也十分落寞和忧虑。
他的一声令下重庆的防空洞从最初的50多个变成了1600多个,最高时期能够容纳40万人同时避难,因此现如今不少人都会说“重庆的地下是空的”,因为用来修建防空洞了。
虽说现在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躲避战乱,民众的生活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可是昔日的防空洞却没有因此就全部“废弃”。
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防空洞中,和封闭的防空洞完全不同,这里灯火通明,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这里早已成为了一处火锅店。
众所周知重庆的火锅是非常出名的,在搭配上地标性的建筑,一时间也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这家店就是位于重庆市两路口一家名为“山城洞子火锅”的店铺,在夏季炎热时,防空洞得天独厚的自然凉爽也为大众带来了特殊的体验。
除了火锅店以外,人们也能在防空洞的书屋里感受娴静与美好,靠墙摆放着大量的书籍,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到这里阅读。
整体都是做旧的风格,让人的思绪能够一下被拉回从前,即便是没有空调,夏季也依旧凉爽,冬天也非常暖和。
除了火锅店和书店以外,还有不少人利用防空洞的优势去储存红酒,当你走在重庆如果看到了开在防空洞内的红酒坊,那一定要去品尝一下,看看天然酿造保存后的红酒是什么口感。
有一些比较小的防空洞不适用于商铺,但却适合大众的休息,不少老年人都会在防空洞内支起麻将桌或茶桌,午后散步前往坐在洞内打打小牌,不用花钱就能享受生活的静雅。
防空洞给重庆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有不少艺术家都会选择前往这里去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曾经它的出现是为了保护群众,在山城地下形成巨型迷宫,成为百姓的生命堡垒。
现如今战火的硝烟已经散去,防空洞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防空洞的存在不仅仅是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是时刻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的警钟!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蒋介石在重庆的4处官邸:曾家岩官邸建有防空洞2012年07月12日
中国新闻网——通讯:重庆防空洞“别有洞天”2016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