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我国的城市中,北上广深的发展速度尤为快速,短短几十年间就已经发展成了特大城市,不仅工作机会多、生活条件好,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发展前景也非常好,因此总有很多人拼尽全力在此安家。
广州如今可谓是蓬勃发展,这也使得我们忍不住好奇广州是如何发展得这么好?以前的广州又有什么特色?
事实上,在百年前广州就已经比较发达了,港口的贸易也很发达,今天,就让我们用一组照片来看看百年前广州的模样。
在广州这座城市中,由于位于沿海地区导致对外交流比较频繁,这直接的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中。
在商场里不仅货物的种类很多,还能看见很多国外的稀奇玩意儿,可谓是十分有趣,但这种大商场的受众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达官显贵。
在照片中,只见有一个大商场,整个建筑显得恢弘大气,牌匾上写着“全球货品”,似乎在商场的货架上可以看见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商场门口的人也很多,大家似乎都想去逛逛开开眼,街道上也十分热闹,一些黄包车师傅拉着客人走得匆忙。
在上世纪的中国,毗邻海边的地区已经慢慢的打开了国门,开始和外国做生意,广州也是如此,广州的港口货运量十分大,作为南方地区的重要港口,它可谓是承担起了中国和外国交流的使命,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广州的经济发展。
照片展示了繁忙的广州港景象,只见港口内停泊着许多船只,包括大型货船和小型渔船,水面平静,船只排列有序。
港口周围有一些建筑物,似乎是码头设施或仓库,用来暂时储存货品,远处可以看到陆地和一些山丘,天空显得有些阴沉,整体氛围显得宁静而繁忙。
在历史上,广州一直都是一个充满包容性的城市,百年前许多外国人都喜欢待在广州,如今广州的人种也是非常丰富,由于广州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当年很多外国的有钱人也喜欢住在广州,可谓是十分适合生活。
在照片中,只见几个轿夫肩上扛着大轿,上面坐着一个黑人,显得十分悠闲,似乎在静静的感受生活的美好,然而那些轿夫则有的打着赤膊,有的穿着简朴的衣服,脸上被阳光晒得发黑,疲惫感十足,似乎十分努力才能勉强过活,身后是黑人住的小洋房,显得很奢靡。
广州除了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它也是一个有着革命历史的城市,流淌着“红色”的血脉,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便发生于此,这场革命加速了清朝的覆灭,进一步的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
在照片中,只见一位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帽子的人背对着镜头,似站在黄花岗起义的遗址面前,似乎在沉思或缅怀,为了纪念这场起义,特地建造了纪念碑,让大家能更好的铭记在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整个场面的氛围显得庄重且肃穆。
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工人和学生等人民的努力,位于广州这片发达地区的人民更是如此,他们对社会的问题有着深刻的洞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勇气,虽然力量很弱小,甚至冒着被关押和开除的风险也一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照片展现了一场大规模的集会或游行,只见路上有众多的参与者,他们穿着长袍,聚集在街道上,整个人群显得十分密集,许多人手持旗帜和标语牌,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商界、学界等,他们高举着双手,看似渺小的个人聚集起来力量无穷。
广州除了繁荣的经济和开明的社会环境,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资源,白云山便是其中之一,它的高度适中,非常适合一家人游玩,夜爬看日出的人也很多,站在白云山上往下看,满城的美丽风景尽收眼底,听着耳旁呼啸的风声,烦恼事情都能抛之耳后。
照片展示了广州白云山的场景,只见一棵独立的树位于前景,树枝伸展,形态优美,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自然元素,放眼望去是起伏的山丘,山丘上覆盖着植被,显示出白云山的自然风光,山间小路蜿蜒曲折,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逐渐隐入雾气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众所周知,广州的季节非常好,可谓是四季如春,因此广州的“公园文化”比较有特色。在周末的公园里,人非常多,不仅文人墨客,各种当地的市民也喜欢在里面晒太阳,绿植也很多,逛起公园来非常舒适。
照片展示了东山公园门口的模样,只见门前有几位行人,停着一排黄包车,一个个车夫站在车旁,看上去十分疲惫,他们停在门口的原因是由于公园的人流量大,希望能够多拉一些生意,公园两旁还可以看到一些树木和植被,能够为车夫们提供乘凉的地方。
在上世纪的生活中,即便是发达如广州,百姓们的整体生活仍然比较贫困,大家都很辛苦的街上用自己的体力讨得一些生活,街道上建造的一些小洋房都是来自于外国人,可见贫富差距如此之大。
在照片中,只见广州城内下起了暴雨,一个骑车的男子载着客人在雨中奔波,偌大的雨滴砸在地上,男子却没有任何挡雨的设备,只是自顾自的蹬车,一旁还有一个小男孩,肩膀上挑着沉重的货物,无措的站在雨中遮住脑袋,显得十分辛酸。
广州这座城市的人口很多,因此建造的房子也很多,俗称的“握手楼”则是出自广州的城中村,在条件稍微落后的城中村,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口,不得不将房子建造得非常近,导致房子内非常潮湿,甚至常年见不到阳光。
在照片中,只见广州的高楼林立,一侧的楼房虽然高耸,但却建造得很近,显得密密麻麻,透不过气,似乎住在里面也十分憋屈,一侧则是低矮的房屋,但房屋空隙却比较大,稍微舒服一些,可见那些在广州的“打工族”工作真是不容易。
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广州也因此成为了通商口岸之一,这也为外国人在此设立租界埋下了伏笔,法国就曾经在广州设立了大量的租界地区以及银行等,租界的装饰和模样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地可谓是天差地别。
在照片中,展示了法国在广州设立的租界模样,只见一个外国男子穿着衬衫站在一棵大榕树下,似乎是在晨练,显得十分悠闲,道路的两侧是优雅的小洋房,道路非常干净宽敞,与拥挤的居民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广州的气候冬天虽然非常暖和,夏天也是比较炎热,在那个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年代,大家为了凉快经常不在家待着,而是会待在树下纳凉,还非常喜欢打着赤脚在树荫下走路,这也造就了广州的“拖鞋文化”。
在照片中,只见道路两旁的树非常高大,犹如一把大伞替人们挡住刺眼的阳光,路两旁坐着乘凉的居民,他们穿着粗布衣衫,光着脚,正在与身边的朋友聊得热火朝天,还有人靠着树干在睡觉,舒适不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如在湖南依靠着湘江,形成了我们的鱼米之乡,北方则是依靠着黄河,各具特色,而广州则是珠江的流经地,后来还产生了珠海这座城市,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用珠江水做饭、洗衣服,这便是他们的母亲河。
在照片中,只见珠江在缓缓流淌着,在岸上有着一群妇女,穿着朴素的衣服,佝偻着腰,正在用力的搓着脏衣服,一边卖力的干活,一边和朋友们聊着天,生活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趣味,展现了妇女们的勤劳和乐观。
广州除了有白云山,还有著名的越秀山,具有代表性的五羊石像就坐落于此,可谓是广州的象征和标志,同时越秀山还有丰富的古代遗址,历史底蕴深厚,它凭借着茂密的植被和清新的空气成为广州闹市中的一片静谧之地,大家都很喜欢前往游玩。
在照片中,只见在越秀山的爬山道上有很多人,这条路就是著名的百步梯,路上的行人正在悠闲的爬着山,旁边的石凳上还坐着很多爬累了休息的人,放眼望去越秀山的植被非常茂盛,两侧的树木高大且茂密,仿佛是一座天然氧吧。
在历史的长河中,广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方式见证了时代的变迁。1920年的羊城,虽历经风雨,却依旧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
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不仅记录了广州的过去,也激励着我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