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一味很好的补气药,药性微温,味甘,入脾经和肺经。其功效除补气升阳外,还有固表利尿、排脓生肌、托毒等。由于归入脾肺两经,所以是补中益气的君药,对于脾虚自汗盗汗等症状疗效显著。但是在实际用药时,需注意以下5件事。
1、注意配伍禁忌
用黄芪时,不能配伍龟甲、白鲜皮。否则不仅会降低黄芪的药效,有时还会产生毒副作用;服用降血压的西药期间不宜吃黄芪,否则可能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虽然黄芪本身也有降血压作用,但是与降压西药同服就会出问题;
不宜与强心苷之类的药物合用,药效累加会使毒性增加;服用阿司匹林期间不宜吃黄芪,二者都有抗凝血作用,合用时有出血风险。
用黄芪期间,还要注意与食物的配伍禁忌,不宜吃萝卜、陈皮、山楂、绿豆、南杏等,以及强碱性食物葡萄、葡萄酒、海带、海带芽、茶叶等。
2、用黄芪应注意避开某些病症
使用黄芪时要尽量回避以下症状或患者:湿热、阴虚火旺、实热内炽、孕妇等不宜单味大量服用黄芪;阴虚、面色潮红、口干舌燥、阴虚阳亢、表实邪盛、热毒疮疡、甲亢患者、肾病患者、低血糖患者等不宜使用黄芪。
3、注意与其他中药配伍减少负面影响
如阴虚患者需用黄芪时,应搭配麦冬、玉竹、熟地、生地、天冬等,这些中药能养阴,可以补偿黄芪的损阴作用;湿热患者应加入茵陈、黄芩、黄连等中药清利湿热;热毒的患者可以搭配黄连、败酱草、栀子、大黄等中药来清热解毒。
4、注意防止假黄芪
不知从何时起市面出现了很多假药材,尤其是黄芪,因为用途广泛需求量大,所以假品较多,常见的黄芪假品有紫花苜蓿、圆叶锦葵、欧蜀葵、蜀葵、大野碗豆、锦鸡儿、兰花棘豆、白香草樨等。
普通老百姓没有专业检测仪器,只能通过观察药品的大小、颜色、外形、质地、截面和尝味来辨别。
这些假药的共同特点是外形看也是圆柱形,但形体都比较小,长度大约为5cm-50cm;从颜色看,接近棕色或深棕色;纵纹及皮孔大都不齐全,有些没有皮孔,还有些根部出现分叉;质地有些坚韧,有些很脆;截面一般呈纤维性或者刺状;
嚼一嚼尝味时,有淡淡的甜味与真品相似,但是有豆腥味,有些是带豆腥味的苦味或有较强刺激性,就很容易分辨了。
总而言之,黄芪是一味补气的良药,配伍时大都为君药。只要注意上述事项,避凶趋吉,可以充分发挥黄芪的功效。历史上有个著名的玉屏风,是元代配伍的中成药,只有黄芪、防风、白术这三味中药,一直至今仍盛行不衰,其中黄芪就是君药。
其它还有许多经典配伍:如张仲景将黄芪与桂枝配伍,治疗表证及里证气虚疗效皆佳;黄芪与当归合用,调理气血两亏效果极佳;黄芪配伍地黄,治疗气阴两虚是绝配。当然防止假药也是当今行医用药的必修课程,如果吃的是假药,那么诊断和方剂全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