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多薄情,但也不是没舔狗。
有钱又是舔狗,这大概是很多姑娘想要拥有的吧。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古装剧中,大多帝王薄情得让人恨不得咬断后槽牙,对后宫的女人多是利益牵绊。
但谁能想到一代雄主孝文帝,在开疆拓土、迁都行政方面毅然果决,不带半点犹豫,自己的后宫却乱得一塌糊涂。
娶了冯氏三个姑娘,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尤其是幽皇后,即便有诸多对不起他的地方。
甚至到了最后,孝文帝依旧保全了她的颜面。
孝文帝有多厉害?
在拓跋宏成长的年代,为了避免外戚干政,一旦立了太子,就会去母留子。
拓跋宏的生母同样也死于这样的制度,因而拓跋宏一直是由祖母抚养。
那个时候的他才3岁,5岁时他便坐上龙椅。
彼时他年仅三岁,但在五岁时便登上龙椅,但年龄太小的缘故,朝政之事还是太后说了算。
冯太后并非寻常争宠女子,野心勃勃且擅于权术,北魏家诸多事务都被她治理得井然有序。
这也为拓跋宏后来的帝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期间,一切似乎都不能按照拓跋宏的意愿来,他只能得一再隐忍。
在拓跋弘在23岁之时,冯太后亡故,他这才迎来他的高光时刻。
迁都洛阳、革俗汉化、平定反叛,丰功伟绩一件接着一件。
北魏于平城定都近百年,然平城地处偏北,和柔然相邻,要是打起仗来,自家首都就直接面对敌人了。
要是被打,就很容易让对方擒贼先擒王。
也正是因为如此,北魏用了六个镇来作为北方防线。
洛阳地势险要,如果把首都迁到这来,和平城想起来,可谓占尽优势。。
其次,平城自然条件不是那么好,与之相比,洛阳土地肥沃,在物质保障方面无需过多忧心。
而且一直以来,孝文帝都有推崇汉化的意向。
洛阳汉文化源远流长,以其为都,于汉化改革的推行大有裨益。
然而迁都岂是件容易的事,可以看出,孝文帝的执行力确实没得说。
孝文帝与冯氏三姐妹的爱恨情仇
事业上风生水起的孝文帝却被冯氏三姐妹狠狠上了一节人生大课。
但冯皇后心生用侄女巩固权势时这一想法时,只有两个庶女已然成年。嫡长女冯媛才十多岁。
于是,冯润和冯姗就这么被送进了宫。
本以为有了两个自家的姑娘位居后宫,冯家的基业可以长盛不衰。
然而后宫妃嫔为了争宠,罔顾亲情的事时常发生。
本是亲子妹,二人却在明里暗里斗得不可开交。
也许她们自己都没想到,二人后来的遭遇算不上好。
妹妹冯姗在产子时遭遇大出血,不幸殒命,最终竟是场一尸两命的悲剧。
古时哪有那么高的医术,女子产子发生大出血,几无任何转圜的余地。
而后不久,冯润竟然也出事了,患上了在那时十分难治的咳血症。
按理说,冯润也算是冯太后的侄女,在这种情况下,冯太后不仅没让太医极力医治,反倒是怕冯润的病在宫中传开。
于是,明面上说是送出宫静养,实则被送去家庙当了尼姑。
冯太后去世之后,孝文帝依循遗嘱,将冯媛册立为皇后。
但冯媛太不懂风情。
将大权完全掌控于己手之后,孝文帝便将汉化改革提上了日程。
冯媛对这一点极为抵触,并且不肯学习汉语,孝文帝见此情形,对她越来越没好感。
在这三姐妹中,孝文帝对冯润始终更爱一些。偶然听闻得她恶疾已愈,孝文帝竟连多问一句都不及,便将其迎入宫中,封为昭仪。
但经历诸多事情后,冯润早已不是当初不谙世事、单纯可爱的小姑娘。
她变得心胸狭隘,嫉妒心极强,不仅嫉妒冯媛当了皇后,也容不下别的妃子。
为了得到专宠,后宫受宠的妃嫔被她暗中收拾了大半。
再加上有冯润给孝文帝吹枕边风,最终冯润铲除异己,成功当上了皇后。
然而嚣张跋扈、滥杀无辜等等,冯润全干过。
这些情形被大臣们尽收眼底,于是他们纷纷上书,劝谏孝文帝重新遴选皇后。
然而人一旦犯了恋爱脑,即便对方在自己的底线不断上蹿下跳,也能忍得下去。
甚至认为冯润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妒防罢了,都是女儿家之间的小打小闹。
但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于是孝文帝疏远了不少宫妃,以免闹出人命。
渐渐的,冯润获得了专宠。
临死前孝文帝做了什么?
对于冯润,孝文帝做到了很多皇帝都做不到的事。
也许冯润也是深爱孝文帝的吧。
不然怎么会一次次给孝文帝戴上深绿色的帽子,用以御寒呢?
当年冯润因咳血症被赶出宫,于居家庙之时就已经结识高菩萨。
不得不说,高菩萨确实医生高超,宫里没法子,但在他手上治疗后,冯润的咳血症慢慢痊愈。
但一来二往,她竟对高菩萨生了情。
高菩萨这人也并非善类,看到如此明媚漂亮的姑娘对自己投怀送抱,做不到如柳下惠一般。
两个人就这么以治病为由,在家庙中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后来,冯润被接入宫中,对孝文帝却没有任何情愫,但却在这个时候觊觎起皇后的位置。
孝文帝本就对冯媛心有嫌弃,再加上冯润看似温言软语,实则从中挑拨。冯媛就这么被废后了,只能说,孝文帝是真不喜欢这货。
孝文帝御驾南征前,冯润成功被封为皇后。
孝文帝可能也没想到,自己常年征战在外,可家里的好皇后在寂寞的时候竟然把高菩萨招来了宫中,一解寂寞空虚之苦。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皇后出轨之事很快便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尽皆知晓。
然后由于皇后地位尊贵,众人皆噤若寒蝉,生怕自己稍有差池说错话,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许是上天也看不过去这种做法,事情很快就被孝文帝知道了。
原因是冯润的弟弟冯夙喜欢上了彭城公主,想要冯润为其赐婚。
哪知彭城公主不乐意,在遭遇冯润以皇后的威仪逼迫二人成婚时,她连夜跑去了孝文帝的军营靠状,顺便说了皇后出轨的事。
孝文帝得知后,命心腹彻查此事,发现彭城公主句句属实。
待得胜回宫之后,孝文帝密审冯润,冯润也只好如实招认。
然而,冯润泣涕涟涟,梨花带雨般的哭诉,使得孝文帝的心再度柔软下来,最终并未对她施以刑罚。
甚至在自己死时,允许冯润以皇后的仪制与自己合葬,尊其为幽皇后。
结语:
孝文帝的胆识和魄力是令人敬佩的,南征北战、迁都洛阳无一不在证明他的雄才大略。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却与冯氏三姐妹有着剪不乱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尤其是冯润的背叛,可以看出他多少有些恋爱脑,但也有可能是为了维护皇家体面的体面。
毕竟身在帝王家,虽然手握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也都是牺牲自由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