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开创人雷军不惜重金,以千万年薪挖来一位“95后天才少女”,她就是被誉为AI领域“天才”罗福莉。

罗福莉,这位年轻AI专家,才刚刚步入职场几年,却已经走到不少人前头。人们一提到她,大概会想到她在北京大学辉煌,甚至会回想起她在2019年时一次顶级会议上发表八篇论文。你没听错,八篇!况且其中两篇还是一作。那时候,她还是北大硕士生,不得不说,年纪轻轻就能在这般要紧场合发光发热,确实不简单。可对于这個结果,有些人却未必那么“欣赏”。“是不是有些人付出奋勉,注定就被更多人看到,而另一些人再怎么奋勉,也依旧只能默默无闻?”这一点,谁都明白。
她曾自己在知乎上调侃自己,“这次投稿确实有点运气成分。”你有没有觉得有点让人看不懂?靠着“运气”获得学术上认可,似乎又是一個年轻人对自己过于自信表态。难道真是“幸运儿”无所不能?还记得那些为一個论文点头哈腰人吗?对于他们而言,这样“运气”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罗福莉职业发展也颇为“引人注目”。她硕士毕业后,进入阿里达摩院,负责过多语言预训练模型工作,也带着团队完成VECO模型开源。而后又跳槽到幻方量化,开始从事深度学习策略建模,随后又进入DeepSeek参与大模型研发。每一步都走得相当顺利,仿似命运早已为她铺好康庄大道。更要紧是,她背后一些技术方案,变成当前AI领域“爆款”。DeepSeek-V2这款模型发布后,罗福莉不忘用知乎为它站台,说它“中文水平完全处于国内外闭源模型第一梯队”,外加“一元/百万Tokens”价格比GPT4便宜百倍,“性价比之王”,这句话引发不少讨论。
当雷军亲自出手,拿出千万年薪邀请罗福莉加入小米AI大模型团队时,似乎背后隐藏着更多隐秘。谁都晓得,当前AI技术正处于最火爆时期,谁能站在风口上,谁就能获得巨大资源、话语权。而小米,显然不愿错过这個机遇。雷军自己也没有隐瞒过,小米将来五年将会在AI、操作系统、芯片三大领域砸下超过1000亿元研发投入。难题来,这些投入,真能带来想象中回报吗?

谁还记得几年前曾被吹上天人工智能浪潮?很多公司纷纷转型投入巨资,宣称要打造将来“AI帝国”。结果呢?大多数都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答卷。就连一些大公司,也在AI领域投入上饱受质疑,结果却没能真正改变市场格局。雷军这次“千万元年薪”看起来震撼,可是,、那些曾经为AI下注失败者相比,这個背后风险又有多少呢?
有些人大概觉得,罗福莉这么年轻,却能持有这般之高薪水,实在是太让人羡慕。她本事在很多人眼中无疑是天赋,但不可忽视是,这也、市场上某些公司对于AI技术急功近利有关系。在技术不息演进今天,越来越多人在一夜之间成“明星”。当他们逐渐站上更高平台时,难免让人觉得,这個“天才”之路,真这么光鲜亮丽吗?

而小米,凭借着雷军号召力,依然在追逐技术“风口”中拼搏。雷军说,2024年小米研发投入将达到240亿元,2025年更会突破300亿元,所有赌注都压在AI、OS、芯片这三项技术上。难题来,科技投资能够扭转公司命运吗?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些看似高大上技术时,底层技术劳动者、普通消费者利益,往往被忽视。雷军投资上百亿,但又有多少是对普通消费者真正“回馈”?小米AI团队,规模已经有3000多人,可是咱们普通人看到,是否真是那份“普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