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路边的中药,既能滋补肝肾,又能凉血止血,用对了大有奇效

神希园 2024-08-24 17:04:30

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为刘简的人,他平日里非常喜欢追求仙道,只要听到哪里有仙山名迹,即便是跋山涉水,他也定要去游览拜访,而在开元初年,刘简遇到了一位自称“虚无子”的采药老人,虚无子被刘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便带领他参观了自己的药园。

虚无子对着刘简说:“长生不死虽然很难实现,但延长寿命还是有可能的。”接着,他便指着水池边一种长得墨绿匀嫩的草说到,“不要以为只有深山中的灵芝才是妙药仙草,这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也同样不一般”。最后,在刘简临别之际,这位虚无子老人送给了他一包药种,并让他回去后种植在水池或水田边,待其成熟后,再采摘下来每天服用。

刘简回家后,便按照虚无子教给他的方法进行种植并食用,后来,他果然活到了百岁有余,并且发不白、眼不花、耳不聋。由于这种植物的叶片呈墨绿色,而且果实像莲房,因此,刘简便将它取名为墨斗草或旱莲草。

虽然这只是流传下来的一个故事,但其中出现的植物,却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因其外观普通,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罢了。但在医家眼中,它却是一味可能治疗病症的良药。刘简所称的墨斗草、旱莲草,其实就是中药——墨旱莲。

墨旱莲是菊科鱧肠属植物,一般情况下,其药用部分主要选自干燥的地上部分,除了有以上两种称谓外,有些地方也称它为“金陵草”、“莲子草”以及“猪牙草”等,在我国的多个地方均有种植。墨旱莲最古老的称呼为“鱧肠”,最早记载于唐朝的药书《新修本草》之中,而在后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鱧”其实就是乌鱼,而这种植物的草茎断处有墨汁溢出,因此,才有了“墨旱莲”这一命名。

墨旱莲的药性甘、酸、寒,归入体内的肝经和肾经,具有一定的滋补肝肾之效,同时,还能凉血止血,在《本草正义》中也曾详细的记载了墨旱莲的功效,即“入肾补阴而生毛发,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

墨旱莲可以用于牙齿松动、发须早白、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和缓解,而传说之所以称其能延长寿命,或许是与墨旱莲的补益肝肾功效有关,毕竟只有肝肾健壮了,针对多种疾病的抵抗才会更强。不过,通过后世医家的不断钻研,人们还发现了墨旱莲在针对以下这2个病证上也有“独特之处”。

1.肝肾阴虚证

墨旱莲药性甘寒,能够补益肝肾之阴,适用于因肝肾阴虚或是阴虚内热所导致的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遗精耳鸣以及腰膝酸软等病证,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材配伍,通常会将墨旱莲与滋补肝肾的药材一同搭配,以增强滋阴的效果,比如旱莲膏就是单用墨旱莲所熬制的膏剂;还有二至丸,是将墨旱莲和女贞子相须为用,除此之外,医家也常将墨旱莲与熟地、枸杞子等同用,共同缓解肝肾阴虚不足的病证。

2.失血证

由于墨旱莲善于补益肝肾,又能凉血止血,因此,很多医家会将墨旱莲用于治疗阴虚血热所引起的出血病症,此外,也常将其与生地黄、阿胶等滋阴凉血止血的药材一同配伍使用。

墨旱莲这种民间山野路旁的中草药,却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经典良药,既能滋补肝肾,缓解牙齿松动、发须早白、腰膝酸软等虚劳羸弱等疾病;又能凉血止血,治疗阴虚血热引起的各种出血证,堪称是中草药界中颇为独特的良药,但凡临床应用时,只要用对了,必然大有奇效。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1 阅读:113

神希园

简介: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