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的铁丝妈妈,乳房的双重功能喂与养

栩栩如生画半生 2024-12-01 13:36:51

哺乳不单单是喂奶而已!

乳腺分泌乳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精神,神经与内分泌的调节与交互影响的结果,也是经历了古老的乳腺进化过程的。

小猴子的铁丝妈妈:

在科学家研究大脑的发育除了吃奶补充营养还需要什么的时候,做了一个实验。科学家在笼子里铺了一层柔软的布。没接触过母亲的小猴子很快就迷恋上这些布,他们会用布把自己包裹起来,如果有人靠近笼子,它们会紧紧挨着布。柔软的布是它们唯一的安慰。

小猴子的行为,让科学家又想到一个新的实验,决定再养育一代猴子。这次它们用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铁丝做的“铁丝妈妈”,另一个是用软软的毛绒做的“毛绒妈妈”。科学家没有亲自去喂猴子,而是把奶瓶放到了:铁丝妈妈“的手上。他的问题很简单:什么更重要,是食物还是慈爱?小猴子更想要哪一个妈妈?

最后的答案再明显不过了不管是哪个“妈妈”拿着奶瓶,小猴子总是偏爱“毛绒妈妈”。猴子感到饥饿的时候会跑向”铁丝妈妈“,喝饱后,立即回到“毛绒妈妈”的身边。小猴子在6个月之前,一天中超过18小时与“毛绒妈妈”腻在一起,只要不饿就不会找“铁丝妈妈”。

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会带来很多悲惨的后果,小猴子的大脑会永久受损。只有“铁丝妈妈”的小猴子,不知道如何与同伴相处,如何同情陌生猴子,如何按照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行事,无法做到最基本的道德决定。

授乳过程:是一个综合多种因素对新生命的特殊影响过程,这个过程是任何人工喂养方式取代不了的,也是不可模拟的。授乳过程包含了提供营养物质以外的内容,如母子之间情感交流,保温等;而乳腺本身也具有双重功能,即通过乳汁为新生的宝宝提供营养和免疫保护作用。

心理学家哈洛总结道:如果猴子实验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在你学会如何生活之前,要学会如何去爱。哺乳不单单是为了提供食物,哺乳妈妈的心理和身体,都要受到关爱,身心健康的妈妈才能哺育健康的宝宝。

人与哺乳动物的哺乳区别---乳汁的储存功能

乳房形态而言:奶牛的乳房相当大,特别之处是这一类动物的乳房有储存乳汁的一个大大的囊状结构,就是乳房上还有一个袋子装奶。尤其是通过育种的奶牛。但是,人类已经没有这样的结构了,人类的乳房的乳窦,也就是小袋子(囊状结构),已经进化成很小,正常哺乳妈妈有黄豆粒大小的袋子,根本存不下乳汁。因此,有些妈妈攒奶,是错误的,根本没地方储存呀!

海豹能够在外表看上去没有乳房的情况下给其幼崽喂奶,这样有利于保持其流体动力学的外形,如果海豹的外表也有一个很大的突起乳房,则将可能会影响其作为物种在海洋中的生存。

哺乳的妈妈们,通过进化,已经没有了乳汁储存库,但残留的一点点乳窦,证明我们曾经有过。这归因于人类要长期直立行走与从事生产劳动,已经不适合在胸前存在一个臃肿的乳房,一个奶牛一样的储存乳汁的袋子了,但还要保证具备哺乳后代的能力,因此,人类的乳房有很强的特殊性,首先,哺乳妈妈们根据婴儿的需要及时合成乳汁并分泌乳汁。其次,人类乳房的周围的横纹肌层,可以在需要时收缩,挤压乳腺管内的乳汁射出,使宝宝能够吸吮到充足的乳汁。

人类乳汁与动物乳汁的区别:

婴儿成长的差异:

能够为新 生的后代提供一种高度易消化,营养均衡和浓度可变的食品,使哺乳动物得以繁衍。刚出生的婴儿,标准体重在6000克左右,增加一倍体重的时间大概需要4个月以上。熊猫,兔子和猪通常需要10天左右。熊猫刚出生体重只有100克,只占母亲体重的千分之一,人类生长速度还是显得慢得多。

哺乳时间的差异:

哺乳动物的哺乳时间可以从几天到持续多年,如冰上繁育的海豹哺乳期可能只有3-4天。而人类和大象的哺乳期就比较长,达1-2年之久,甚至更长。熊猫,山羊,牛和人等的哺乳期均超过了100天。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泌乳量可以根据幼子的需求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

保护因子的差异:

已经证明孕期人类存在由母体经胎盘转移免疫物质IgG到胎儿,在母兔中也得以证实,不同动物的初乳中都含有IgG,IgA,IgM,三种免疫球蛋白,人类与熊猫和兔以IgA为主,而猪,山羊和牛则以IgG为主,哺乳期间含量范围变异较大,通常随哺乳期间的延长逐渐减少。这些免疫球蛋白,能够提供抵御外界的伤害。

母乳成分的差别:

哺乳期间乳腺分泌的产物及其每种成分的含量代表了每个物种适应环境所表现的进化发展过程。通过比较乳汁提供的营养成分,可以看到哺乳动物乳汁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范围很大;根据不同哺乳动物的乳汁蛋白质组成的研究,发现其均含有多个酪氨酸蛋白。但人类以清蛋白为主,酪蛋白的含量则较低。而其他动物乳汁中的蛋白质60%以上是酪蛋白。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人乳中低聚糖的含量最高,达12.9g/l,牛奶中存在少量。山羊奶中仅48h内初乳中含有少量(0.2-0.3g/l),之后,迅速下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