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起,工资新规正式实施,月薪不到这个数,违法!

波哥看楼市 2025-02-15 17:13:01

随着2025年的到来,一项关乎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磅政策也如期而至。

毕竟,工资关乎着人们的钱袋子,工资标准的调整成为了影响广大劳动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全国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不仅是对劳动者权益的进一步保障,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5年1月14日,人社部官网最新公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截至2025年1月1日,参见下图)。

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档位最多为四档。

数据显示,目前31个省份中,有19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或超过了2100元;8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或超过了2300元。

同时,从月最低工资标准看,上海以2690元的标准居全国首位;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看,北京以26.4元的标准为全国最高。

那么,咱们如何搞懂这些新的变化和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01

1月1日起月薪不到这个数,违法!

1、四川省

四川省政府已宣布,从2025年1月1日起,对全省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本次月最低工资调整,由原来的三个档次调整为两个档次。

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2330元、第二档为220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23元、第二档为22元。

2、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趋势

除四川外,据报道,2024年,多个省份如江苏、重庆、浙江、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北、湖南、内蒙古等10余个省份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如,重庆从2025年1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划分了两个档次——区级,全日制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33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3元/小时;县级,全日制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2元/小时,区县之间稍有差异。

新疆和山西等地也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2025年1月1日起执行。

其他的还有很多,就不去罗列了。

02

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通常情况下,最低薪资水平是以月收入和时薪两种形式来设定的,月收入适配于全职员工,而时薪则用于部分时间员工。

其中,“正常劳动”在此简单科普一下:

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03

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哪些项目?

当劳动者正常履行工作职责时,雇主必须支付的薪酬应当高于本地区最低薪资水平,但需扣除以下内容:

1、加班费;

2、因工作在中班、夜班或在极热、极冷、地下、有毒害环境中工作而得的补贴;

3、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政策所规定的福利。

针对那些采取计时或按业绩提成方式支付工资的雇主,确保基于科学合理的工作量标准向员工支付的薪资,需达到或超过相应的最低工资水平。

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的具体费用,依据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不是每个地区都将社保费和房积金纳入最低工资标准之内。

比如在北京和上海,这两项费用并不计入最低工资的核算之中,需要用人单位额外支付;而在广东、山东、浙江、安徽等地则将其纳入了最低工资的计算。

虽然这看上去似乎是微小的差别,但实则直接影响了劳动者的实际收入。

04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劳动者有什么影响?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一是,对于那些基础薪资不超过最底工资水平的员工来说,此次更改将导致他们的收益有所提升。

二是,最低工资的提升也将使得试用期工资、加班工资、病假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各项待遇相应提高。

这样说比较笼统,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具体会在7个方面产生相关影响:

1、试用期工资

2、加班工资的基数

3、医疗期工资待遇

4、经济补偿金标准

5、停工停产工资

6、劳动者工资扣除

7、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

比如,再加班工资的基数上,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加班工资的最低计算基数也会相应提高。

比如,再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再比如,在经济补偿金标准方面,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

05

用人单位如果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将承担什么责任?权益如何保护?

用人单位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将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不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

逾期不支付的,依法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当劳动者发现自己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时,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其一,拨打12333热线:进行咨询与投诉,该热线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为劳动者提供专业的政策解答与维权帮助。

其二,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其三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在必要时,劳动者还可请求法律援助,以保障自己在仲裁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这些维权途径为每位劳动者提供了通过合法手段保护自身权益的机会。

06

写在最后

整体而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它牵涉到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于劳动者而言,理解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及其背后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如何有效实施最低工资政策,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同时,可知,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绝非简单的数字变动,它紧密关乎每个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权益保障。

希望每位劳动者都能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变动和权益保护措施,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0 阅读: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