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师爷

卧云枕月旅行 2025-02-08 08:46:58

正月初三,我们游走在绍兴安昌古镇的水街上,浓郁的过年气氛,依然挡不住我寻找绍兴师爷的兴趣……

来安昌之前,朋友就说安昌古镇有个师爷博物馆值得一去,我就想看看绍兴师爷的发展历程……

绍兴师爷博物馆在水街错里边的位置,这里原来是娄心田师爷的故居,标准的江南民居式样,重檐楼房三进,中间有两个天井,庭院幽深,门斗简朴,三进的名称分别是“斯干堂”、“秩斯堂”和“鉴知讲堂”,取自于《诗经小雅斯干》之“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以此希望他的家族能够家庭兴旺,人才辈出……

师爷,古称为幕僚,也就是古代打仗时随将军出征的参谋,到了我国明清时期以后,地方官员都有自己的随从智囊,代替地方官员处理一些文书和杂务……

师爷不是朝廷的编制官员,由地方官员自己选择,做的工作就像现在的领导秘书一样……

绍兴,自古就是拥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泽国水乡,人多地少是主要特征,绍兴当地崇文风尚甚浓,可由于科举入士的名额限制,就有大量文人秀才屡试不第,徐渭就是其中之一……

徐渭,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他一生工书善画,诗词歌赋戏曲,均匀极深的造诣,堪称旷世奇才。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参加了八次科举考试,依然是名落孙山……

明嘉靖三十七年,浙闽总督胡宗宪发现了徐渭的才华,而徐渭也钦佩胡宗宪抗倭的胆略,经过多次相邀,徐渭终于进入胡宗宪的幕府,成为了胡宗宪的幕僚……

徐渭进入胡宗宪幕府后,为胡宗宪创作的《进白鹿表》 ,深得明世宗的赏识,他还能“知兵,好奇计!”为胡宗宪出谋划策,助其擒获了倭寇首领徐海,招抚了海盗汪直,为胡宗宪建立了不少的功勋,被称为师爷界的师祖……

据粗略统计 ,明清两朝绍兴师爷在全国各地不下数万人,绍兴师爷一下子在全国出名,师爷们在一块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成为了一个集思广益的智囊团体,居然形成了“无绍不成衙”兴盛局面……

随着师爷事业的繁荣,师爷也分有许多种,有刑名师爷、钱谷师爷、文书师爷等等。一个好的师爷,必须是饱读诗书 ,满腹经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有胆略和计谋……

师爷不是官的官,他在地方官员的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也能得到非常丰厚的回报……

师爷娄心田,基本上算是最后的有名气的师爷了。娄心田原名娄同书,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可他幼年聪颖好学,又善书法,弱冠之年举秀才,随堂兄学幕成,被举荐到东北奉天为幕宾。民国初年,任马占山督军府秘书。“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极力为马占山出谋划策,在嫩江铁桥抗击日军,后来转战西北,任西北特货公栈的经理,还为东北军与西北军充当联络员,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军需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绍兴师爷,他们身着长衫,手持折扇,眼神中透着精明和炼达,在那风云变幻的官场上,用自己细腻的心思和敏锐的洞察力 ,为官员们出谋献计……

绍兴师爷的智慧,除了处理日常事务,还要学会读心术,观察官场上人情世故和尔虞我诈……

随着岁月流转,绍兴师爷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他们的故事依然在这一片土地上流传……

绍兴师爷,他们犹如我国历史夜空中那些璀璨的星辰,照耀着祖国的历史,如同绍兴的黄酒,越陈越香,依然散发着迷人的绍兴魅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