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4价格出来了,一边看直播一边码字。
外观方面:提供岩石青、黑色、白色、雪山粉四款配色,此外雪山粉采用了小米13 Ultra同款的第二代科技纳米皮/skin-nanotech/材料。基本维持了直边+直屏的设计,不过黑边变得更窄了一些。
屏幕方面:6.36英寸OLED柔性屏,分辨率1200×2670像素,支持1-120Hz LTPO无级可变刷新率、全程DC调光,色深达12bit,峰值亮度达3000nit。
性能方面:全球首发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同性能功耗下降高达35%,CPU为全新1+5+2核心架构,全部采用ARM新一代IP;GPU核心规模再次增加20%,支持硬件光追和Mesh Shading。
价格方面:8+256GB 3999元、12+256GB 4299元、16+512GB 4599元、16GB+1TB 4999元。
对比上一代小米13,性能提升不少,且在版本内存扩大的情况下,价格有300元的降幅。
目前小米商城、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均已开启预约,并于10月26日21点20开抢。
越级对标iPhone 15 Pro同样是小屏,发布会上雷军多次提到此次小米14是越级对标iPhone 15 Pro,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后者。
即便价格已经做出不小的让步,甚至只有iPhone 15 Pro的一半,但想要撼动苹果用户依然很难。
此次发布的小米14,无论是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徕卡影像、小米澎湃OS,可圈可点之处超越前一代。
但想要对标苹果,依然存在差距。
并非是产品不行,甚至在某些方面确实超越iPhone 15 Pro,小编说的是战略上的问题。
一、底层逻辑不够完善。
虽然已经小米澎湃OS的加持,但依然被划分至“安卓系”。硬件方面依然采购高通的骁龙,与智能手机发展初期的“品牌背书”效应相比,时至今日在国内一部分消费者心中,反而成了诟病。
二、价格战由优转劣。
发布会上,雷军不止一次的提到内存价格涨了、零部件价格涨了,这并非是他的“哭诉”,而是事实。
随着零部件的涨幅,小米面对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利润进一步缩小。
小米集团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2022年实现总收入2800亿元,同比去年下降14.7%,经调整后净利润仅有85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下降61.4%。
智能手机初期市场,价格战可以抢夺大量的新用户。
如今市场已经成熟,新用户几乎没有,各品牌的存量用户粘性又很高,所以价格战的优势已经转化成拖拽厂商研发投入的劣势。
2021年小米集团研发开支132亿元,2022年度研发开支人民币160亿元,虽有小幅提升,但主要是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增加。
而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2022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The 2022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数据显示,全球2021会计年度研发投资额最多的2500家企业研发强度为4.7%(占收入比重),小米仅略高于此比重。
而排在第四的华为研发投入高达195亿欧元,苹果研发投入193亿欧元排在第五。
虽然华为的研发投入相当一部分是在通信设备上,但智能手机与通信设备的之间的关联性让其加倍受益。
KPI营销打法,越打越累双11到了,又要与友商PK,与苹果PK。
每一年,我是说每一年。
国产手机都是利润不够,中低端产品销量来凑,尽量让自己的数据看起来完美一些。
但后果就是自己成了KPI的奴隶。
发布会上雷军说,3999的价格是最后一次好吗。原话忘记了,但大抵意思是这样。
这话是营销,但更多的是无奈。
这不光是小米的无奈,更多的国内厂商都一样。看似赚了钱,但相比苹果简直不值一提。
上面我们提到小米2022年调整后利润是85亿元人民币,并非智能手机硬件赚来的,更多的是互联网服务费283亿,也就是手机广告费、电视广告费、游戏服务、再加上一个放贷。
咱就说上面哪一项服务消费者待见?
结语小米近些年将对标苹果挂在了嘴上,却好像迷失了方向,搞不清楚自己应该对标什么。
对标的究竟是什么?
销量?
那已经相当可以了,甚至可以说在某些国家地区呈碾压之势,但这应该不是小米的目标。
小米对标苹果应该是营收、利润、操作系统、用户体验……或者更具象化一些就是高端市场。
但小米好像还没有从急速规模增长的战略中跳脱出来,总想着牺牲一代甚至两代的利润,再次换取用户规模化增长。
可能吗?
市场都熟透了,连小米自己都清楚不可能,但还是选择在价格战搏一把。
所以我说小米的对标苹果只是个口号,或者说他们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最后有几个小建议吧。
一、别再强调参数了,细节打磨好,别做参数没输过,体验没赢过的事情。三代旗舰也许增不了1%的高端市场份额,但一代旗舰口碑坏了,也许就满盘皆输。
二、别让小米澎湃OS成为下一个MIUI。
三、减少短视营销策略,让高管们少发点微博,发也只发产品。
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线下渠道的建设问题、产品宣发问题,有些是因为小编感觉不对但不了解,有些是不方便说。
不要怕投钱,更不要怕赚钱。
3999元加上300,消费者就不买了?
广告少一点,给消费者更好的产品体验,不是更好吗?
说这话,有人可能会不乐意。
但事实就是如此。
产品一旦卖出,消费者在体验的过程中,没人记得便宜了300,但没有广告、更优质的使用过程却会让他替你宣传三年、五年,甚至更长。
想要对标苹果,走苹果的路,消费者购买以后的体验才是最关键的。
苹果手机是溢价率最高的智能手机,它每年赚1000亿美元,果粉嫌弃它赚钱多了?
赚钱能力从来并不影响消费者的购机选择,同样也没有果粉因为苹果溢价太高而放弃它。
-End-
配图来源小米发布会直播截图,部分配图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账号处理。
拿什么超越?吹牛吗?
小米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