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声称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人说的话可信吗?那时到底是怎样的

庆双三农 2024-04-03 08:11:34

现在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人不顾事实,无底线的美化改革开放前的生活。这些人,常常以五十、六十年代出生的身份自居,用以麻痹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前的年轻人。同时,也是扰乱大众视线,故意诋毁改革开放。

其中,有这样一个人,他自称于1948年出生,他说:“我是1948年出生的,穷日子过过,富日子也过过。五十年代鸡蛋2分钱一个,烧饵块3分钱一个,豆花米线4分钱一碗。去西山旅行2角钱足够,面粉25斤一袋3元钱……到了3年困难时期,计划供应,但也能基本吃饱。人均每月25斤口粮,红薯5斤抵一斤大米。到1961年遍街都能凭购物本买鸡蛋,1.2元一公斤,磨肉1.28元一公斤……到1969年我当知青下乡,每年分900斤谷子,家家养鸡养猪。豌豆、玉米、黄豆不算口粮。成年人人人有手表、有自行车。家家有缝纫机,每家分红几千元。小队会计用麻袋装钱赶马车拉来分。这是实情,是云南省德宏州的实情!任何人抹杀不了的!”

对于这个人说的这番话,我只想对大家说,这个人是冒充老年人经历过五、六十年代!

我也是老年人,虽然没有经历过五十年代,但是从父辈的口中听说过五十年代。对于六、七十年代我是经历过的,至今都记忆犹新!

首先来说五十年代,特别是五十年代末期的三年困难时期。

那时全国农村都是成立的集体伙食团,社员的铁锅被砸成了废铁炼了土钢,全部都在生产队的集体伙食团吃饭。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乐观,觉得很快就要实现共产主义了,于是就煮饭尽量让社员吃饱。

可是,没过一阵子,囤积的口粮就要吃完了。这时,大家才回过神来,意识到盲目乐观的危险性。于是,干部就叫伙食团把饭煮稀些并搭配菜叶和红薯叶。再后来,就叫社员到处去挖野菜充饥。可是,后来野菜也挖完了,社员吃不饱干活没力气,倒在地边就睡着了。再后来,由于煮饭以水充数量,因此不少的社员都得了水肿病。

六十年代后,虽然撤销了伙食团,社员还是在家里煮饭吃,但是缺粮食也无法吃饱。并不是这个人所说的那样,到1961年遍街都能凭购物本买鸡蛋。到1969年他当知青下乡时,每年分900斤谷子(稻谷)。家家养鸡养猪。豌豆、玉米、黄豆不算口粮。成年人人人有手表,有自行车。家家有缝纫机,每家分红几千元,小队会计用麻袋装钱赶马车拉来分。更别说是什么实情,是云南省德宏州的实情!

别说在六十年代没有这个人所说的那些事实,就是在七十年代也没有这个人所说的那些事实!即使在包产到户之后的前期,这个人所说的那些事也没有。

在包产到户之前,一个人一年最多能分到三百多斤稻谷,其余的都是红薯、玉米等杂粮。只有工人才有手表戴,农村的社员是没有手表可以戴的。缝纫机只有极其个别的社员有,一个大队最多一两台。而自行车根本就没有。

至于小队会计用麻袋装钱赶马车拉来分更是离谱!即使在包产到户后的前几年,口袋里经常有十元钱也不是普遍的。

还有一个人,也是冒充经历过五十年代的,他说:“我也是五十年代过来的人,从没饿过,也没吃过粗粮。大米为主,面粉也吃得少之又少。可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倒是困难不少!”

这个人比前面那个人更会冒充更会吹,吹得天花乱坠!把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吹得比神仙过的日子都还好,却把包产到户后的九十年代中期贬得一文不值!

对于这些睁着眼睛说瞎话,无底线的美化五、六十年代的人,有一位正直的人士是这样回击他们的:“那时候毛主席都吃饭定量,两年不吃肉,看样子你比毛主席的待遇还高?我也是那个时候过来的人!”

我觉得,不论那些人如何美化五、六十年代的生活,也无法改变历史的真实!不论那些如何诋毁改革开放,也无法抹杀有良心的中国人对改革开放的衷心拥护!阴暗终将散去,光明终将驱散阴暗!

0 阅读:2

庆双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