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消费者购车时顾虑也不少。车内空气质量和碰撞安全是两大核心担忧。毕竟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容小觑。领克Z10和小鹏P7+作为市场上的热门车型,在这两方面都投入研发力量。它们在车内空气质量把控和碰撞安全防护上各有什么绝招?哪款车能让消费者更安心地开启出行生活?

领克Z10:全方位守护健康与安全
先看领克Z10车内空气质量,领克Z10的地板填充物选用原生发泡材质,这一细节直接体现在甲醛释放量上,仅为0.065毫克/立方米。座椅和顶棚的甲醛释放量也分别低至0.030和0.037毫克/立方米。在统一测试条件下,其车内空气甲醛浓度稳定在0.039毫克/立方米,TVOC仅为0.49毫克/立方米。这些数据远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意味着消费者坐在领克Z10车内,如同置身于清新的环境中,无需担忧有害气体的侵害,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健康的保障。

碰撞安全方面,领克Z10的设计堪称用心。后排座椅靠背内嵌完整钢板,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在遭遇后车追尾时,这块钢板就像一道坚固的盾牌,有效阻挡外部冲击物侵入车厢,为后排乘员提供可靠的被动保护。车门内部采用W型侧防撞梁与加强筋组合结构,大大提升了侧面碰撞时的抗变形能力,即使发生侧面碰撞,车门也能尽可能保持完整,减少对车内人员的伤害。
领克Z10的前防撞梁同样值得一提。它采用铝合金材质,侧面为标准“目”字型结构,中央部分设计成“欧米伽”造型。在碰撞发生时,这种结构能够通过有序溃缩吸收能量,防撞梁宽度达到146公分,覆盖轮宽的76.84%,搭配4.4毫米厚的后方铝板,可充分分散冲击力,降低车身关键部位受损风险。而且,在防撞梁与保险杠之间增设的缓冲泡沫层,在低速碰撞时能有效减轻对行人的冲击,体现了对行人安全的关怀。

车身的“Shotgun”结构从A柱延伸至纵梁,配合上下加强件,形成多路径传力通道,显著提升抗侧撞能力。前吸能盒长度达到约450毫米,通过四螺栓与纵梁连接,碰撞后可直接更换,避免纵梁切割,不仅保障了车辆的安全性,还大幅降低了维修成本。
再瞧瞧底盘,领克Z10采用全覆盖护板设计,全方位保护电池与机械部件免受剐蹭。前后副车架为铝合金全框式结构,兼顾轻量化与高刚性。双球双叉臂前悬架、空气弹簧及主动避震阀的组合,让路面滤震效果细腻,操控稳定性接近豪华性能车水准,无论是城市道路的颠簸,还是高速行驶时的变道,都能轻松应对。

小鹏P7+:平衡实用与科技的选择
小鹏P7+在车内空气质量和碰撞安全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点。车内空气质量上,地板甲醛释放量为0.126毫克/立方米,虽然比领克Z10略高,但座椅甲醛释放量仅为0.017毫克/立方米,在座椅环保表现上较为突出,顶棚甲醛释放量为0.026毫克/立方米。

碰撞安全方面,后排座椅采用塑料蜂窝板设计,这种设计兼顾了轻量化与基础支撑需求。车门内部配置W型侧防撞梁,后门额外增加加强筋,保证了车门蒙皮的结构强度。前防撞梁同样采用铝合金材质,侧面为“日”字型结构。由于需要规避大灯位置,部分区域进行了削薄处理。防撞梁宽度为125公分,覆盖轮宽的65.79%,铝板厚度为3.07毫米,整体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侧重轻量化与功能适配。车身侧面采用单层冲压钢板支架,与纵梁形成间接连接,满足日常使用场景下的防护需求。前吸能盒长度为341毫米,采用一体压铸工艺与车身连接,简化了装配流程,但在维修经济性上有所降低。后防撞梁厚度为1毫米,覆盖车尾63.68%,材质为高强度热成型钢,与领克Z10的覆盖比例接近。

底盘部分,小鹏P7+采用大面积塑料护板,主要侧重于防尘与空气动力学优化。前后副车架为钢板焊接全框式结构,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悬架部分采用冲压钢板上叉臂,未配备空气弹簧,调校风格偏向硬朗,路感反馈清晰,对于喜欢感受路面状况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调校能带来别样的驾驶体验。

领克Z10在车内空气质量和碰撞安全方面,凭借出色的材质选用、精细的结构设计以及高性能底盘配置,为消费者提供了全面且高品质的安全保障和舒适驾乘体验,更适合追求极致安全与驾驶质感的用户。而小鹏P7+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成本优化,在满足基本安全需求的同时,对那些追求科技感的消费者来说颇具吸引力。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两款车型各有千秋,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偏好做出选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安心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