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条理的规定:
入伍时候如果面颈部有文身:无论文身的位置、大小或形状如何,如果该文身位于面部或颈部,均为检查不合格。
穿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时裸露部位的文身:如果文身不位于面颈部,但在穿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时,裸露部位的文身长度超过3厘米,也为不合格。
其他裸露部位的文身:如果文身既不位于面颈部,也不位于穿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的裸露部位,但在胸部、腹部、背部等其他裸露部位,文身长度如果超过10厘米,同样为不合格。
特殊情况:对于男性,无论是文了眉毛、眼线还是唇部,都视为不合格。对于女性,如果文了眉毛、眼线,在正常合理范围内的文唇则不合格。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军人承担着特殊的使命。人民群众对军人的形象和仪表有着独特的期望。军队对军人的仪表要求也与普通百姓不同。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的规定,军人必须保持军容严整,保持整洁的头发,保持端正的举止,言语文明,精神振奋,姿态良好。该条令的第一百〇六条明确规定:军人不得有文身。
文身和瘢痕在《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中有明确规定。根据第十条,面颈部长径超过3厘米或影响功能的瘢痕均为不合格。根据第十一条,面颈部文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3厘米的文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10厘米的文身,男性文眉、文眼线、文唇,女性文唇,均为不合格。
从职业特性看,军人这一职业背负着特殊的使命,他们时常处于高强度的训练环境或是艰苦的战场中。由于文身和伤痕区域皮肤不完整,这些区域对外界高压和强光等刺激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可能造成非战斗性伤亡。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文身对征兵青年的影响。
朱斌先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他强调我们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将德育教育、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有机结合,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样不仅能避免他们因一时的好奇和冲动做出可能影响未来发展和理想的决定,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对文身的认知和态度的转变。
此外,在进行政治考核时,学校、公安和兵役机关应协同合作,深入了解文身者的文身时间和原因,并询问其文身的初衷和意图。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杜绝那些企图通过文身逃避兵役的人,确保军队的纯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因身上的文身而与军旅梦失之交臂。据江苏省徐州军分区动员处参谋朱斌介绍,2021年上半年,仅徐州市就有40多名应征青年因文身问题在征兵体检环节被淘汰。其中,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刘某华原本是优先征集对象,却因手臂上一处长达10多厘米的文身而与军旅无缘。更令人惋惜的是,文身具有不可逆性,即使提前进行清除手术,效果也无法保证。适龄青年邱某提前一年到文身店进行清除手术,虽然付出了不少金钱和忍受了极大的痛苦,但最终还是在征兵体检时因瘢痕过大被淘汰。这些案例提醒着我们,文身对于想要参军的青年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总结起来,文身的大小和位置取决于所在的部位。对于面颈部以及穿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时的裸露部位,文身的长度不得超过3厘米。对于其他裸露部位,如背部、胸部、腹部等,文身的长度不得超过10厘米。
参考来源:中国军网,国防部网:为未成年人文身,违法 2021年06月17日 2021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