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裁员20%”,折射出内部矛盾和焦虑||深度

无冕财经 2024-07-09 18:41:59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海棠葉

编辑:程程

设计:岚昇

小红书正在努力向大厂“看齐”。

今年以来,原滴滴供需策略负责人吴颖炳、原滴滴顺风车业务负责人张瑞、快手原电商产品负责人叶恒、原移卡科技董秘兼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赵维晨纷纷加入小红书,并在电商、商业化、广告等多个负责“赚钱”的部门任要职。

挖来大厂高管之余,也学习其管理方式,比如招聘32岁以下员工、裁员20%、查考勤......

成立十年仍然在“为他人做嫁衣”,小红书不急谁急啊。

于是,小红书下半场故事的开头,是不惜一切代价保增长、要赚钱。其野心,已渗透在近乎所有的人事和组织架构变动中。

外界又更迷糊了。频繁调整,怎么都解决不了内部的矛盾:社区部门和电商部门不断“打架”,到底听谁的?

裁员,对标拼多多人效比?

“裁员刚刚进行到锁HC阶段,正在进行人员盘点,但还没有进行官方通报,内部也都在等邮件。”一位小红书员工如是说道。

据凤凰网科技7月4日消息,小红书近日开启的新一轮裁员计划,主要聚焦于绩效在3.5-以下的员工,包含3.5-和3.25,该部分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0%,消息得到了多位小红书内部员工的确认。

据了解,此番人员调整的部门涵盖电商产品部门、商业化部门以及社区技术部门等,其他如职能线也有裁员情况。

“新高层对目前小红书人效比并不满意,认为当前小红书的人效比只能达到拼多多的一半。”另一位内部员工讲述内部流传的说法。

拼多多的人效比的确惊人,阿里、京东、腾讯三家互联网巨头都打不过。

2023年,拼多多员工人均创收1422.97万元,是阿里的3.1倍、京东的6.78倍、腾讯的2.46倍;人均创利344.92万元,是阿里的9.91倍、腾讯的3.08倍,更是京东的76.69倍。

▲拼多多、阿里、京东、腾讯人效比概况,图源雷达财经

人效比追不上,但别的小红书可以啊。

《财新周刊》报道显示,小红书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中极少数仍在大量招聘人员的公司,BOSS直聘上至今还挂着超2300个岗位。

在薪酬竞争力上,小红书在招聘行业中被称作“小字节”:一般R7级别就能获得公司期权,按小红书在2021年的融资中拿到20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计算,最终年薪能够轻松过百万,是市场平均薪资的1-2倍。

但同时内部员工流动性较强、工作强度大、35岁以上员工占比少等“大厂”的吐槽,见于各大社交平台。

2022年4月,小红书便因被爆裁员20%上了热搜,被裁的以试用期员工、校招应届生和80后老员工为主。

此前,还有小红书前员工向媒体吐槽,“我周围的人平均司龄大概只有半年,不少人进来 3、4 个月就会主动或被动离职,工作两年以上的人能被称为‘活化石’。”

曾有小红书前员工表示,自己所属的团队里超过两年工龄的人不到1/5。

上个月,一篇《小红书,把“失业线”压到了32岁》让小红书“出圈”了一把。根据报道,小红书在招聘时对年龄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原本设定的年龄上限是35岁,但现在可能连32岁的求职者都难以获得入职机会。

“大厂们”备受关注的强管理,小红书也跟上了。

据蓝鲸新闻援引一位小红书员工的说法,小红书近来也在进行提高团队效率的举措,“例如查考勤,小红书是早10晚7,但员工需要在在闸机内待够8小时,时间排名靠后的话会被HR谈话。”

估值缩水近500亿

“反对焦虑!”打开小红书,类似帖子随处可见,偏偏小红书本书焦虑得很。

被传裁员的同时,组织架构也流出调整的声音。

据“镜相工作室”消息,小红书电商二级部门电商运营部的组织架构也在6月底发生调整,调整后,电商运营团队从由银时(薯名)一人负责,变为多名负责人共同管理。

具体来看,分别是:行业商家组由银时负责;买手组由美贤(薯名)负责;新成立KA(Key Account)组,由玄霜(薯名)负责,玄霜同时兼任美奢服商业化负责人;东丈(薯名)拉通电商策略中台与商业化部门的策略中台、效能中台、战略团队,形成商业和电商的中台大融合。

▲小红书高层人员变动情况,图源新视界

问题在于,这距离上一轮调整还不到2个月。

据36氪报道,5月,小红书独立的买手运营、商家运营业务刚合并组成电商运营部,为电商二级部门,由原直播业务负责人银时统一负责,向小红书COO丁玲汇报。

“比较震惊。”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道,本轮调整后意味着银时管理范畴的缩减,“两个月干不出来什么事。”

如此短的时间内发起新调整,业界在猜测,小红书业务战略方向是否有变动。

问题又在于,自去年以来,小红书的电商部门反复调整。

据晚点Late Post报道,去年年初,小红书先将直播业务提升为独立部门,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内容;8月,小红书再次整合电商业务与直播业务,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成为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的一级部门,小红书COO柯南兼任新部门负责人。此前,电商业务是归属于社区部之下的二级部门。

撑起营收大半壁江山的商业化团队,也不遑多让。

根据i黑马的说法,小红书商业化团队流动率较高,2023年至少有10位R6及以上人员离职,管理广告服务供应商的商业化渠道部门负责人远浪(薯名)也在近期离职。

“我觉得还是目标达成不及预期吧。”一位近期离职的小红书员工对蓝鲸新闻说到,他认为这轮裁员调整与商业化进程不畅有关联。

一如社区内容负责人河童(薯名)于今年第一季度离职,据悉原因是小红书日活增长未达预期。

焦虑可太正常了。

据报道,截至2023年底,小红书月活用户达到3.12亿,营收为37亿美元(约270亿人民币);净利润为5亿美元,首次实现盈利。10年终盈利,实际情况外人无从得知,但明显与快手、抖音等不在一个量级。

作为去年中国增长最快的社交媒体平台,手握流量聚宝盆,却没有赚来相对应的商业收益,内容化与商业化还时不时打架,没走出一条可持续的高增长道路至今被外界诟病,也让小红书始终头大。

一个事实是,完成了6轮融资的小红书,估值正在下滑。

今年4月胡润公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中,小红书估值为1000亿人民币,相比2021年底最后一轮融资时的投后200亿美元(约1454亿人民币),缩水近三分之一。

社区化、商业化“打架”

2023年,小红书在一场共创会议中明确了“坐一观三”的发展策略,向3亿DAU正式进发,如无意外,这将是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增长战役。

再加上商业化道路上的选择,小红书这两年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可以用两个关键词语概括了:将日活从1亿提升到3亿,推进电商发展。

词语虽短,道路很长。二者分别代表着“社区/内容化”和“商业化”,相互携手促进又相互矛盾碰撞。

一方面,小红书的DAU几乎触摸到了天花板。

2023年年初,小红书日活破亿后定下了2023年底达到1.4亿日活的目标,但到年底全年DAU为1.06亿,增长缓慢,亟需更多鲜活的社区内容来刺激。

另一方面,小红书寄予厚望的直播电商,在618期间的商业化表现大概率不及预期。

4月29日,小红书召开“618大促小红书电商伙伴动员会”,5月7日开启商家报名;5月19日,小红书作为首批开启618的电商平台之一,率先擂响战鼓,投入补贴的力度甚至大于天猫——相较于去年在内容和电商之间的模棱两可,小红书今年可谓激进。

然而,618期间,“小红书崩了”话题一度冲上热搜。小红书也未公布618的GMV,仅在战报中提到,直播订单数和购买用户数达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这放在巨大而竞争激烈的直播电商江湖中,不够打。

可以说,尽管加速扶持电商,商业化困境依然紧紧缠绕着小红书。

而其扶持起来的当家主播还被他人所觊觎。5月26日,小红书“带货一姐”章小蕙出现在淘宝直播间,为了给章小蕙首播造势,淘宝直播首页多次出现章小蕙个人的广告弹窗。

▲章小蕙在淘宝开播,图源网络

此时问题就凸显了。在小红书的商业化上,“社区”和“电商”是矛盾的对立面,先发展哪一面?若想同时发展,该如何做,公司的人钱财等资源又能否撑得住?

多位小红书前员工表示,小红书电商部门与社区部门一直存在矛盾,原因在于两个部门的目标本质上是冲突的:电商背负交易指标,而社区背负用户体验、留存等指标。

“社区和商业化一直是两套思维逻辑,社区要的是爆款内容,但商业化觉得,再爆的内容和商业收入一点关系也没有。”一位内部员工举例称。

于是,内部互相推诿的情况变多。“各部门甩锅问题严重,”不止一位小红书员工提及过,小红书的社区部门与商业化部门存在矛盾,而社区一直处于强势地位。

据财新周刊此前报道,在小红书定期的高层会议上,都会复盘日常运营中可能存在的影响社区的问题并纠正,“几乎没有任何商业化部门的人能让社区配合变现,内容部门非常‘刚’。”

0 阅读:109

无冕财经

简介:新闻无价,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