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上海达闼机器人估值223亿,头顶“中国估值最高机器人独角兽”的光环,风光无限。
2025年3月31日,公司被曝高管集体离职、多地办公场所人去楼空,数百名员工讨薪无果,从独角兽到濒临倒闭,达闼的迅速陨落令人唏嘘。
无独有偶,自动驾驶明星企业纵目科技也在今年2月突然停摆,CEO唐锐失联,700多名员工被拖欠数月工资,甚至高管在跑路前私吞88万元“保供款”……
这些看似光鲜的科技企业,为何一夜崩塌?背后折射的,是资本的狂欢,还是行业的泡沫?
从“独角兽”到“讨薪门”:明星企业的坠落
黄晓庆在通信行业非常有名,他以前在UT斯达康做高管,也领导过中国移动研究院,还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过。
拥有如此厉害的背景,他创立了达闼机器人,专门研究云端机器人技术,他对人形机器人充满热情,带领达闼在医疗、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进行商业化尝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达闼拥有很多专利和核心技术,非常厉害,尤其是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的人形双足机器人,让达闼成为展会上最受欢迎的公司,备受瞩目。
吸引了软银、华登国际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上海城投、上海国盛、珠海国资等多家地方国资的投资,公司规模迅速扩大。
一度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标杆,2019年,达闼公司加入了独角兽俱乐部,风光无限,2023年7月完成C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巅峰,超过223亿元。
然而,这些耀眼成绩的背后也存在隐忧,人形机器人设计的关键难点在于柔性关节成本过高,这个问题阻碍了发展,但达闼至今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也导致达闼一直没能成功上市,盈利能力不足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它,2024年初,达闼的财务状况亮起了红灯。
一月份,员工开始被告知工资发放时间要推迟,理由是财务系统出了问题,临近春节时,公司紧急开会通知大家,工资超过一万元的部分只能拿到一半。
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个月,三四月份工资直接停止发放,五月份,公司尝试发放福利,每人收到了一万元,但之后公积金和社保也停止缴纳,各地分公司也相继暴露出经营问题。
上海总部和广州分公司如今已大门紧闭,高管大面积离职,创始人黄晓庆虽声称“在找钱”,还发文称2025年待签约及新签订单金额达2亿到3亿元,但员工维权仍然没有进展。
纵目科技的崩塌更具戏剧性,这家自动驾驶企业曾获小米、联想等投资,累计融资22亿元,却在2025年2月因资金链断裂突然宣布停摆。
CEO唐锐多次以“即将融资”“并购谈判”安抚员工,却在1月底失联,被曝逃往海外。
更令人心寒的是,8名高管在离职前将88万元公司资金转入个人账户,而普通员工不仅工资被拖欠,连离职证明都难以办理。
这些案例的共性在于:企业高管擅长“画饼”,用融资、上市、并购等虚幻承诺拖延时间,普通员工成为资本游戏中的牺牲品,甚至被迫“用爱发电”。
结语
资本追逐风口时,企业被捧上神坛,一旦潮水退去,只剩一地鸡毛,而当高管们带着“金降落伞”消失时,普通员工却要承受失业、欠薪甚至信用破产的代价。
要是不能从制度上约束资本的贪婪,所谓的“科技创新”终将成为一场华丽的骗局,一家企业连员工的劳动报酬都无法保障,它所谓的“改变世界”的梦想,不过是剥削者的虚伪宣言。
信息来源:
登载于证券时报网2025年03月31日关于机器人独角兽深陷停摆危机!记者实探:人去楼空,联合创始人已离职的报道
登载于界面新闻2025年04月01日关于达闼董事长黄晓庆回应停摆危机:已启动战略调整,并达成融资合作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