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处我国西北腹地,因其位于祁连山山脉与内蒙古西部荒漠高原之间,形成一条自东南向西北的自然地理走廊,这条贯通古代中原内地与西域乃至西方的古丝绸之路通道,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河西走廊”。伴随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快速搭建,甘肃的战略地位和功能愈发凸显。
甘肃因其地形走向和地理气候,被划分为以渭河水系为核心的陇南山地、以黄河为中心的陇中黄土高原以及横亘西北的河西走廊。其中河西走廊因其位于400毫米降水线以下,又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蒸发量极大,在河西走廊周边形成了多处面积庞大广阔的沙漠、戈壁和盐碱地,严重压缩和威胁着河西走廊上的安全生产空间,然而得益于祁连山脉上的冰川融水滋养,河西走廊才得以在四周荒凉的西北腹地,依托往来商贸发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河西走廊”。
根据近些年来气候学家的跟踪调查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暖等缘故导致祁连山脉上的冰川雪线有所上移,这就意味着祁连山山脉上的降雪量有所减少,进而导致冰川融水减少,而河西走廊又是重要的经济战略通道,一旦出现某区域断流,势必引发一场生态危机,从而导致经济等一系列诸如多米诺骨牌的负面情况的发生。
【甘肃:“河西引水”工程】:为了提前预防和保障河西走廊的安全运作,不少人提出了在现有河流的基础上,打造以人工引水注入河西走廊的“河西引水”工程。“河西引水”工程根据现状分为东西中三个区域展开,以“石羊河——青土湖”的东区;以“黑河——居延海”的中区;以“疏勒河——哈拉奇湖”的西区。
【甘肃:“河西引水”东区工程】:东区工程就是要打造“石羊河——青土湖”的纵向分隔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绿色走廊工程。由于这一区域临近黄河河道,以就近原则,打造从黄河引水,沿着河西走廊西进,最后注入武威市所在的石羊河的东线引水工程。由于考虑到黄河的水源分配有限,加之黄河水量不足和不稳定等缘故,这一工程亟待“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开通,将来自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河流的部分水源补给进入黄河,提高黄河的水量,再将以黄河水引入导水槽,汇入石羊河,最后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修建一个大型的湖泊,提供周边环境修复治理、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饮用等作用。
【甘肃:“河西引水”中区工程】:中区工程打造“黑河——居延海”一条横亘甘肃、内蒙古西部的荒漠生态绿色走廊。为实现这一工程的水量补给功能顺利实施,通过打造“红旗河工程”,将即将流出国外的雅鲁藏布江江水,截取一部分沿着青藏高原注入黑河流域,同时远期改造青海湖,将青海湖由咸水湖改造成为淡水湖,并打造成为一个高原供水站;远期规划协同俄罗斯和蒙古,打造一条从贝加尔湖引水注入居延海的跨国引水工程,在内蒙古西部的荒漠深处营造一个大型淡水湖泊“居延海”,从而改变内蒙古和甘肃所处的沙漠戈壁滩环境。
【甘肃:“河西引水”西区工程】:西区工程以“疏勒河——哈拉奇湖”为核心。该工程的水源补给与中区一样,以雅鲁藏布江水补给疏勒河,同时修建下游湖泊作为蓄水湖泊,远期规划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引水注入这一周边区域,汇入新疆罗布泊的淡水人工湖。
【甘肃:“河西引水”工程】:通过打造横亘河西走廊的三条引水工程,改变河西走廊的干旱缺水局面,同时推动西部环境治理修复,为甘肃环境、经济以及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构筑分隔西部沙漠的三段人工水路绿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