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帝王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
他年少英才,二十四岁便平定天下;他雄才大略,开创了一个黄金盛世;
他善纳谏言,与臣子的互动成为千古佳话。
然而,这位帝王的成功究竟源于何处?是天赋异禀,还是时势造英雄?
唐太宗的武功文治
《旧唐书·本纪第三·太宗下》评价唐太宗:“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话说得有点满,但也是据史而论的。
唐太宗的武功文治成就斐然,由其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大唐气象的文化之根,毫无疑问主要源自李世民。视唐太宗为中国古代帝王的光辉典范,当会得到普遍认可。
据说,在太宗四岁时,有位自称擅长算命的书生预言太宗“必定济世安民”。
其父听后又喜又怕,因此给太宗取名为“李世民”。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幼时的李世民就表现出不同凡人之处:不拘小节,见解深远,聪明过人,处事果断。时势造英雄。
隋末之际,群雄纷起,波滚云涌,时代呼唤能够“济世安民”的英豪。
李世民十八岁带头起事,二十四岁平定天下,二十九岁坐上皇位。
从推动其父李渊起事、建立唐朝,到开启大唐初期宏阔气象,李世民表现出了罕出其右的格局、见识与谋略。
“天可汗”这一称号放在李世民身上确是再恰当不过。在平定中原之后,唐太宗继续向西北用兵。
经过战争,朝廷终于平定突厥,唐太宗的威望在西北各民族之中得到了极大提高。
回纥等各族首领齐赴长安,纷纷要求唐太宗做他们的首领。
如此一来,唐太宗既是中原的“天子”,又是边陲各少数民族的“可汗”,合称为“天可汗”。
唐太宗配得上“天可汗”这个霸气的称号,他自有君临天下的强大气场。
唐太宗即位不到二十天,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带着十余万人马过来了,不是来庆贺而是来挑事的。
颉利事先打了如意算盘,认为唐太宗即位不久,一定会有机可乘。
东突厥军队一路打杀过来,到了距离长安仅四十里的渭水。唐太宗闻讯,领军赶到渭水边的便桥。
唐太宗单骑到桥边,指名要颉利可汗出来对话。唐太宗隔河对颉利喊话,指责对方违反约定、背信弃义。
颉利自知理亏,也折服于唐太宗的勇气与魄力,答应讲和。两天之后,双方在便桥上重订盟约,颉利可汗退兵。
一语可退十万雄兵,唐太宗的王者之气可不是随便编写出来的。
唐太宗与臣子的合作
唐太宗与魏徵的君臣合作,更是成为史上一段佳话。
魏徵曾是李建成的下属,任太子洗马。魏徵为人正直忠诚,设身处地为太子着想。
他向李建成提议:李世民劳苦功高,战功赫赫,已对太子构成极大威胁,应尽早谋划,以防万一。
然而李建成到底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
魏徵认命,但也不觉得自己有亏于心。
在唐太宗兴师问罪之际,魏徵回答得大义凛然:作为臣子,就理应为太子尽心尽责,肝脑涂地。
唐太宗深以为然,当即释放魏徵。后来,又任命魏徵为谏议大夫。
唐太宗善于纳谏,并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与补救。
还有一则旧事。皇后觉得郑仁基的女儿很不错,才貌俱佳,提议将其纳进九嫔。
唐太宗同意了,准备封册。魏徵得到消息后,极力劝阻。
魏徵强调郑家女儿已有婚约,不能破坏百姓之家的情谊。
唐太宗一听,当即停止册封,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责。
长孙皇后不幸早逝,唐太宗痛心不已。
两口子是结发夫妻,而且相敬相爱,唐太宗经历了中年丧妻之痛。
长孙皇后葬于昭陵之后,唐太宗仍是思妻心切,于是在禁苑里建了一座望楼,有空就爬上楼去,远眺昭陵。
一次,唐太宗带上魏徵一起登上望楼,并指着昭陵方向进行示意。
魏徵说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楚。唐太宗再次强调,那就是昭陵啊。
魏徵听后说了句:我以为您在指献陵(唐高宗李渊陵墓),昭陵嘛我早已看见了。
唐太宗是聪明人,明白魏徵话里有话,令人惊讶的是,唐太宗居然边哭边让人拆毁了望楼。
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
唐太宗乃武将出身,生性好动好玩,当上皇帝之后也难以完全避免。
一次唐太宗正在逗鸟,兴致正高。
突然发现魏徵远远走了过来,唐太宗反应速度快,赶紧将鸟藏在怀里。
魏徵看在眼里,却装作不知道。
拜见皇上之后,魏徵开始汇报,大约事项很多,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
唐太宗心里着急,但又不好强行中断对话,耐心听完了相关内容。
等到魏徵走后,唐太宗急忙掏出怀中之鸟。由于里面氧气不够,鸟已经死了。
唐太宗勃然大怒,恨不得杀掉魏徵。
事后经长孙皇后一番劝勉,太宗平息了怒气,转而检省自身问题。
在如此恢宏的格局下,加上君臣齐心协力,大唐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可喜局面。
贞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仅 29 人,刑罚差不多被搁置。
东到大海,南至五岭,百姓夜不闭户,往来旅客都不用随身携带粮食,天下一派太平景象。
贞观六年,唐太宗亲自审讯和记录囚徒的罪状,并释放犯有死罪的犯人共计 290 人,命令他们第二年秋天主动回来受刑。
结果,他们悉数返回,无一缺席。
唐太宗下令,免除他们的罪过。唐太宗不仅心胸宏阔,而且深谙时势。
在不同时段,李世民总能深刻洞察历史走向,并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调整。
李世民与高祖讨论迁都
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李世民与父亲再次产生分歧,讨论的焦点是迁都。
唐朝初期,边境一直不太安宁。
七年秋天,突厥两位可汗颉利与突利侵犯关中。
有人向高祖分析了形势,认为突厥之所以袭扰不止,只是因为京师当中有大量财物女子。
那怎么办呢?应当一把火掉长安城,不再将其作为首都,那么胡寇自然就不再来了。
高祖听了此番“高见”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召集开会,决定委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出去找一块地,重建京师。
听说父亲准备火烧长安,李世民急了,赶忙去制止这一不理智行为,并表示自己可以派兵捉拿颉利。
高祖发怒,但还是派出了李世民带领骑兵出去巡视栈道。
李世民返回之后,继续奏请不能迁都。高祖经过反复权衡,终于打消了烧城的念头。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唐太宗对时势的深刻洞察远在高祖之上。
概括来说,太宗不仅看到了事情的表面现象,也透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将来发展的走向。
正是基于对时势的规律性认识与理性把握,太宗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时事,牢牢抓住历史发展的关捩点。
李世民的谋略
此外,还必须得提及李世民的谋略。
在早期军旅生涯中,李世民智能双全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势力集团中显得尤为突出。
大唐初立,境内还有一些强有力的敌对军事势力,关东地区的王世充与窦建德两大集团就是代表。
当然,后世也会针对一些史实发表不同意见,譬如玄武门之变,就有史学家认为此举为后来的皇权争夺埋下了隐患。
还有,晚年的唐太宗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骄奢倾向日益明显。
尤其是在魏徵去世之后,唐太宗失去了强有力的直谏与监督,变得更加任性。
就连针对魏徵本人,唐太宗也曾有过较为过格的举动。
魏徵死后,一些风言风语开始起来了。
魏徵力荐过一些人,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如杜正伦和侯君集,杜正伦后来犯了罪被免职,侯君集则更糟,因叛逆罪被处斩。
魏徵也曾将谏议内容透露给史官禇遂良,希望将来能够留名青史。
唐太宗一怒之下,收回将公主许配给魏徵之子叔玉的成命,并将亲笔题词的魏徵墓碑推倒。
结语
唐太宗出兵辽东,战绩不理想。
他感到后悔,认为如果魏徵还在,一定会制止这种冲动行为。
醒悟之后,唐太宗下令将魏徵的墓碑重新立了起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论如何,唐太宗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在中国传统帝王史中极为罕见。
“千古一帝”的名号,大体上也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