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特地去郑州打卡了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和研学馆「比亚迪·迪空间」,感触非常多。因为我的职业经历和生活状态,会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感悟。所以,接下来我就来聊聊我的个人感悟吧。

首先,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我对任何工业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流程、制造工艺等都充满好奇,而这都源自于我这十几年工业设计师生涯落下的 “职业病”。

特别是看到比亚迪海豹、方程豹豹5和仰望U9的油泥模型时,那种熟悉感油然而生。从精致的油泥手板模型和极具辨识度的外观设计可以看出,比亚迪的外观设计水准已经进入世界一流水准了。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汽车设计遵循着一套独有的美学设计原则。如果说创意是灵感火花的初次绽放,那么模型则是设计理念与实体世界对话的桥梁。汽车造型设计师们在1:1的汽车油泥模型上反复推敲汽车的比例、姿态、美学、科技,直至打造出心中最完美的艺术作品。

现在比亚迪出的每款车型都有自己专属的家族设计语言,比如王朝网的“龙颜”国潮设计、海洋网的“海洋”流线型设计、方程豹的“未来星舰美学”方正硬派越野以及仰望的“时空之门”等等,都是极具辨识度的设计。

在CMF的色彩选择上,比亚迪从中国传统颜色出发,挖掘出极具中国文化的色调。而且比亚迪还和国际色彩组织彩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进行合作,打造出了多个「2024 国潮代表色」:「暮光紫」、「银釉白」、「藕韵灰」等。

在郑州迪空间二楼,大家可以一站式了解“一辆车的诞生”过程,从一条线,到一辆车,从设计灵感的萌芽,到最终成为路面上行驶的艺术品,汽车制造的奥秘在这被逐一打开。仿佛亲自参与了这场创造奇迹的盛宴,感受到源自设计与制造的力量之美。
作为一名科技类的知乎答主
作为一名科技类的知乎er,我对于比亚迪的技术发展路径和最新技术比较感兴趣。比如比亚迪纯电车型的e平台发展史,可以清楚的看到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和安全智能技术是如何从初期的e平台1.0进化至现在的e平台 3.0EVO的。展馆中还有实车模型配合声光电技术进行技术展示,让参观者能够一眼看明白其中的技术路径。

除了纯电技术以外,比亚迪的DM混动更是处于全球领先的段位,DM-i、DM-P、DMO三大混动技术平台,能够有效的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和不同车型的使用场景。DM-i技术主打极致高效,以更小的能耗达到更长的续航,可以轻松做到2000KM+的续航能力;DM-P技术主打强动力,在节能的同时做到动力的最大化输出,可以达到百公里加速小于5s;DMO技术则是专为越野场景量身打造的,针对野外恶劣的驾驶环境做了深度优化,做到了更智能更安全以及更舒适。
作为一名新能源车主
在迪空间的一楼,展示着钱学森老先生32年前向国家建言发展电动车的一封信。“我国汽车工业应跳过用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这是多么有前瞻性的眼光呀,一代代中国汽车人用行动回信,从未间断,其中就有坚持不懈的比亚迪。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特意拍了钱老的手稿特写和当时邹副总理的回信,

钱学森向国家建言发展电动车的一封信

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发展的这么好,领先于全球。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国家的储能基础设施和政策的指引「“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安排了“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攻关项目,计划在“八五”期间投资1500万元,重点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制开发」!

作为一名国产新能源车主,我也很自豪能够为“碳中和”与国产新能源行业出一份微薄之力。

可见迪空间除了能一站式展示新能源汽车的领先科技和文化,还充满了巧思与情怀,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它不仅能让用户借助声光电、触觉、嗅觉等技术,快速理解新能源的技术原理、发展路径以及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绿色生活方式,还能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文化以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走进公众视野,增进公众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与产业的了解,提升社会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度与接受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