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大战:4千人击败10万大军,李世民的高光时刻是如何造就的

俊健聊历史 2023-06-10 18:43:03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实际上,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在古代的帝王之中,可以称得上是巅峰状态了。

李世民在隋末随着李渊征战时,用兵灵活,出手果断,面对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强敌,机动作战游刃有余,以不满4千的精兵大破窦建德的10万之众,活捉窦建德,并迫使王世充投降。

中原群雄争霸之势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的横征暴敛,外加肆意对外用兵远征高丽,弄得国库空虚,百姓民怨沸腾。原本的大隋盛世被杨广搞得遍地狼烟,各地起义军群雄争霸,而各地的地方实力派甚至皇族也纷纷自立,不再帮助隋朝。

而山西太原的贵族李渊,也趁机在关中起兵,攻陷了大隋都城长安,并建立国号“唐”,自立为帝。

但是中原地区群雄四起,远不止李渊一股势力,攻占隋朝东都洛阳的原隋军将领王世充,也在当地称帝,立国号“郑”。而起义军首领窦建德,也在河北建立“大夏”政权,自称“夏王”,其雄据北方,地盘广阔、兵力雄厚,颇有当年袁绍的霸主气势。

李渊、王世充、窦建德这三股势力,形成了争霸中原地区的三大集团,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可以说,在隋朝大厦将倾之际,未来的中原主人,就将从这三人里面竞争出来。

李渊在称帝之后,策略比较稳妥,就是采用当年战国时范睢的“远交近攻”之计,稳住窦建德,而全力攻打东都洛阳的王世充,打算一点点蚕食这些对手。

李渊先攻打“郑”后收拾“夏”的计划,得到了下属和儿子们的支持。公元620年7月,李渊先派使者出访大夏,暂时稳住了窦建德,避免窦建德、王世充两人联手。

之后李渊派遣儿子秦王李世民率领8万精锐唐军,直捣东都洛阳,打算一举消灭王世充集团。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李世民,年仅24岁,就可独当一面。

李世民进攻洛阳

王世充在得知唐军来袭的情报后,非常谨慎,高度防备,因为他深知李世民不好对付。王世充先是派遣三个侄子分别去驻守襄阳、怀州和虎牢关,以加强洛阳附近据点的兵力。

之后,王世充留下自己的哥哥和儿子死守洛阳,自己则亲率3万精锐步骑兵,前去迎战李世民。

年轻时的秦王李世民,战场上百战不败

这是李世民率军作战以来最为凶险的一场战役。王世充兵力虽不多,但他原本身为隋朝将领,手下多是隋军的精锐,其战斗力远比窦建德的起义军强悍的多。

并且王世充深知,这将是自己无退路的一场决战,败了极有可能守不住洛阳,而东都洛阳一丢,自己也就无处可去。因此战前王世充的手下将士们都鼓足了士气,拼死与唐军决一死战。

公元621年2月,唐军郑军在洛阳西北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决战持续了一整天,郑军在唐军的冲击下不断被冲散,但在王世充的指挥下拼死反击,不断又聚拢着败兵重新发起冲锋。

战斗到接近黄昏,疲惫不堪且伤亡惨重的郑军终于无力抵抗,王世充只能下令集结剩余的队伍,退守洛阳城。而同样疲惫的唐军也无力追赶,借着机会休整全军,恢复体力和队形。

这一仗唐军虽然未能全歼王世充郑军的主力,但是此战役之后,王世充也无法打破对手的封锁,并且失去了与唐军在野外会战的本钱。至此,郑军再不敢出城决战,只能依托洛阳城的坚固城墙,据城死守,困守孤城。

窦建德亲率10万大军增援

洛阳城当年作为隋朝的东都,城墙高大坚固,防御工事坚固,守军死守之下,即便是军事天赋极高的李世民也没有办法。于是李世民下令围困洛阳,先扫平洛阳城附近的据点,决心困死城内守军。

声势浩大的唐军,令周边县城都纷纷投诚。唐军是从西向东进攻的,但是连洛阳城东面的虎牢关守军也都投降李世民,可见洛阳城已四面被围困,战略上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虎牢关拿下了以后,对李世民来说,战略主动权更明显了,不仅封闭了洛阳守军的退路,更可以卡住窦建德的援军。因为窦建德的大军如果从东面来援救,虎牢关是必经之地,如今这座雄关已落到了李世民手里。

结果,王世充死守孤城,唐军攻不进去,但他也突围不出来。转眼半年过去,城里守军饿的前心贴后心,王世充逼得没办法,只好派出死士,拼死冲出包围圈,去向河北窦建德求援。

这时传来军情,窦建德的10万援军,从河北浩浩荡荡杀来了。

李世民亲率精兵阻击窦建德

李世民手下的将领们大都认为,围城多日,久攻不下,将士们士气必定低落,如今敌人援军又到了,为防止腹背受敌,应到撤兵,避开窦建德主力锋芒。

但是李世民眼光独到,否定了这个建议。他认为,一旦解围,就给了王世充喘息之机,之前努力白费了,白白围困了对方半年。

为防止王世充解围以后恢复生机,李世民决定必须继续围困洛阳城,不给对手松动的机会。至于如何对付窦建德的援军,李世民胸有成竹,心中已有了一个险中求胜的大胆计划。

李世民命令弟弟李元吉率领主力继续围困洛阳,而自己率领4000人的精锐兵力去阻击窦建德。他是要围城打援,只要击败窦建德,王世充的守军将再无指望,心理防线就会崩溃。

4千人去阻击敌人10万大军,部下们纷纷反对,但是李世民却是艺高人胆大,敢于出奇制胜。因为他深知两点:

第一,窦建德不如王世充奸诈,容易中计;

第二,窦建德的大夏军人数虽多,但主要是农民起义军出身,其军事纪律散漫,战斗力不如王世充的原隋朝正规军。

事实上,采用这种分兵偷袭方式的两个人,当时都取得了胜利,除了李世民,另一个人就是楚霸王项羽。

当项羽在山东对付齐国时,得知以及老窝被抄,也是力排众议,继续由部下率领主力继续围剿齐人,而自己率领3万精锐骑兵杀回彭城。项羽精锐骑兵的迂回突袭,大大出乎了刘邦的意料,结果3万精兵大破50万刘邦联军,取得彭城战役的辉煌战果。如今李世民的奇兵突击,也是复刻了项羽的胜利经验。

虎牢关

李世民率领4千精兵急速赶到虎牢关,整个三月份,唐军牢牢扼守住了这一洛阳东面的大门一个月。险要的虎牢关,令窦建德的大夏军队一步也不能前进,双方也只有小规模的试探性交战,夏军完全没占到便宜。

到了4月份,李世民派出小股部队,切断了窦建德的运粮道,夏军损兵折将,连押送粮食的大将都被唐军俘虏。

粮道被袭,进攻又不利,使得人多势众的大夏军士气变得低落。窦建德见虎牢关久攻不下,退回河北也不甘心,所以打算铤而走险,全军猛攻虎牢关。

部下劝说窦建德,与其在虎牢关消耗下去,倒不如全军北渡黄河,北上山西,直插李渊大本营太原,因为唐军在山西空虚,一旦攻破就将长驱直入。

这一招“围魏救赵”其实很厉害,可以占领山西大片土地,收服消化当地民众,而且可以迫使唐军回防,洛阳之围自然解除。

窦建德听了这个建议,很是动心,总比困在虎牢关要好,于是决定挥师北上。然而此时,王世充的使者却帮了倒忙。

当王世充派来求援的使者,听说窦建德要放弃救援洛阳时,立刻跪在窦建德面前苦苦哀求,说洛阳城形势已经不能再支撑了,守军断粮之后,已经快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他希望窦建德还是尽快先解救洛阳之围。

而优柔寡断的窦建德,还是心软了,面对使者的哀求,终于同意继续攻打虎牢关,而把趁虚而入直捣山西的正确战略方案搁置脑后。

而这个决定,可以说是窦建德战略上犯下的大错,不懂得避实就虚,非要和李世民在虎牢关纠缠下去。

李世民亲率精兵阻击窦建德10万大军

以当时双方的力量来看,窦建德兵力虽然雄厚,但是士气上却不如唐军,双方各有优势,就看谁能合理布局了。

而李世民得知窦建德继续打算猛攻虎牢关而不去北上太原,心中大喜,他决定巧妙订计,牵着窦建德的鼻子走。

决战中窦建德大败被俘

到了5月初,李世民故意放出风声,声称自己粮草不足,就此放出上千匹骏马,在黄河北岸牧马以代替马饲料。

看到唐军放马吃草,夏军果然眼红得很,而窦建德也是中计,他想趁唐军战马不足、骑兵不能上阵之际,借机进攻。他想钻空子的心理,被李世民精准把握住了。

窦建德指挥全军逼近虎牢关,但李世民却避战不出,命令弓箭手封住阵脚,只令小股人马骚扰对方,不管对方如何叫骂也不决战。

很快接近中午时,太阳炎热,烈日高照,叫阵大半天的夏军兵士们口干舌燥,又渴又饿。士兵们懒懒散散坐着,有的干脆去河边喝水,甚至找地方乘凉,军阵早已松松垮垮,丝毫不在乎对面就是严阵以待的唐军阵型。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雕像

大夏军多以起义军为主,纪律原本就不十分严格,而窦建德也素来为人宽厚,对部下驾驭松散,从不以严厉纪律约束士兵,放任手下乱了军营秩序。结果,中午的阳光烈日和饥渴,就令10万大军自己先乱了阵型。

李世民在对岸看得清楚,见到时机已到,立刻擂鼓下令全军出击。整装待发的3千唐军铁骑立刻发起冲锋,夏军兵士完全没想到当午时间,唐军骑兵会突然发起冲击。

原来李世民的上千匹战马,就是用来诱敌的,而唐军自身骑兵军马充足,李世民准备的3千骑兵,就是用来关键时刻冲击夏军大本营的。

窦建德此时正在与手下在中军大帐商量,压根没想到唐军敢主动发起进攻,因此毫无思想准备。而窦建德手下的将士大都在懒散休息,也根本来不及集合队伍,十万大军如同一盘散沙。

而3千唐军骑兵如同尖刀一样直插夏军大本营,人数众多的夏军,一旦松散布置,大本营的防御就并不密集,周边兵力根本来不及调动。

猝不及防的窦建德,面对唐军的突袭,无奈之下,只好带领亲信下属向东突围,而唐军骑兵紧紧咬住窦建德不放,而窦建德显眼的将帅战袍成了标志。

唐军骑射手一顿乱箭,窦建德的战马被射成刺猬,窦建德落马之后很快被追来的唐军抓获,五花大绑押回唐军大帐。

主帅被俘虏,全军无人指挥,大夏军立刻惊慌溃散,10万大军被三四千唐军四处追杀,逃跑的败兵遍布整个虎牢关战场。唐军追击出了几十里地,仅仅俘虏就抓到了6万多人。

被俘虏的夏军人数太多,无法处理,李世民果断下令把他们全部就地释放,只将抓获到的窦建德装进囚车,押解回洛阳城下。

不得不说,李世民能成为一代明君,不仅军事眼光独到,出手果断毒辣,而且也拥有帝王的大格局和胸怀,不会像白起一样大规模坑杀俘虏,留下千古争议。李世民对待俘虏宽大为怀,并视情况合理释放,为他赢得了人心。

当装在囚车里的窦建德出现在洛阳城下,王世充及其守军都几乎崩溃了——日盼夜盼的大夏援军,居然是以窦建德被装在囚车里出现的,这下王世充认为再坚守下去已毫无希望,下令打开城门投降。

虎牢关战役中,李世民以4千精兵,击败了比自己多二十多倍的窦建德10万大军,并一举攻陷了东都洛阳。创造了古代冷兵器战争中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

双方胜败原因

究其原因,李世民用兵灵活,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在坚城久攻不下之际,果断改变策略,用围点打援的方式打击对手的有生力量。

李世民在战斗中引诱敌人懈怠,并配合奇兵突袭,直捣对手指挥大营,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打击效果。最终唐军擒贼擒王,一举瓦解了实力比自己强大的窦建德集团。

假如李世民畏敌怯战,主动解围,王世充很可能死灰复燃,并和窦建德联手起来,后果就会不可想象,之前的努力就前功尽弃。

而擒获了窦建德之后,被围困的守军精神上也没了支撑希望,再也没有斗志坚持下去,而李世民用囚车把窦建德押到城下,也是从心理上摧垮对手,符合“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

而窦建德的失败也不是偶然,首先窦建德死磕虎牢关的行为,就并不高明,他远不如李世民懂得“避实击虚,避敌锋芒”的用兵之法。如果窦建德果断放弃攻城,而是北上攻打山西的空虚之地,那么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对于李唐集团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窦建德兵力雄厚但是士气不如唐军,在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应该发挥自身优点,通过胜利来提升军队士气,而攻陷对手大片领土也是一种提升士气的方式。可惜窦建德看不清自己的优劣,当他耳根软,听从了王世充使者的建议而继续攻打虎牢关的时候,他基本上就已经输了一半了。

结语

虎牢关战役,李世民一举扫平了中原一带的两大军事集团,剪除了两大对手,基本上奠定了李唐王朝的统治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此战也极高地提升了自己的军功,使得唐军内部各位名将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为李世民以后的地位晋升和执政打下了基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