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清军,为何不敌两万多的八国联军?

俊健聊历史 2024-01-06 10:26:02

东南互保,使得可动员的军力不去北上“护驾”,使得京师一带的清军实力大减。

所谓的“东南互保”,保护的就是洋务系自身的实力,洋务派的地方士绅们,已经与洋人达成了默契:我们是生意关系,怎么可能打仗呢?

东南互保,就是明着在演

“东南互保”,其实就是被压制了二百年的地方汉人官僚实力已经壮大,敢于和清朝八旗贵族们叫板了:

太后如果还在,还能镇住场面,我们不妄动;太后如果不在了,那对不起了。

所以当八国联军进攻京城时,皇上和太后都下旨要求各地来勤王,这帮人可以公然躺平,而且说的话还很有道理:

此乱旨也,不奉诏!

实际上,慈禧一时上头,向列强宣战之后,气也出了,此时她心里也已经后悔,所以也就默认了“东南互保”的行为。

结果,东南都督们无人北上勤王,而京畿附近的清军,也只有聂士成在天津硬扛到阵亡。

其余清军大多出工不出力,十万多人的清军不敌两万多的八国联军,基本一触即溃。

南边是明着演,北边的守军怎么也要装模作样一下。

京城很快守不住,一贯养尊处优的慈禧,也只能带着光绪仓皇西逃。

假如慈禧运气差一些,在西逃西安的路上去世了,就凭八旗贵族那些贝勒王爷,根本控不住四分五裂的局面,那么清朝,将会终止于1900年。

没想到慈禧在西逃路上,倒真是扛到了援兵接应的时刻。

慈禧硬是挺到了停战以后,御驾回京,重新掌控大权,很快击碎了东南都督们的图谋,坐稳了位置,令清朝的运势又延长了十年。

年轻皇帝靠不靠谱?

从1889年光绪开始亲政开始,清朝贵族内部,就开始不稳。

光绪亲政时候,面对的局面还算不错,至少比交到崇祯手里的烂摊子强多了。

1889年,太平天国和捻军早已平了,对法战争也已停战,明面上清朝也没算败。

洋务运动使得工业化有了点眉目,军事现代化提升了不少,而借助太平军成长起来的洋务派代表们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相继去世,势力也衰退了。

朝廷此时运转良好,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慈禧的御下平衡之术。

慈禧的治理能力虽然不怎么样,而且为人也比较独断,但是她很懂得平衡、制约的规则,对人才的任用也相当兼容。

所以这位掌舵人,论掌舵还算合格,所以清朝这座摇摇欲坠的房子,还远不到踢一脚就塌的程度。

这也是慈禧在皇族内部,以及地方官僚心中拥有巨大威望的原因所在。就在于人家能稳住阵脚。

而光绪相比起来,就稚嫩多了,如果不是慈禧,或许就轮不到他即位。

而且光绪也控不住场,完全靠慈禧在镇场面,各方面矛盾也要靠慈禧协调。

对光绪来说,应该锻炼自己理政能力,并且和慈禧更加拉近关系才对,遇到难事,就去多请教慈禧,并请她出面协调,这才是拉近距离的好方法。

光绪刚好相反,从小的娇宠生活,令他情商不足,没有看出慈禧才是自己的大后台,并且还能帮自己处理难题。反而他觉得慈禧碍事,妨碍了自己亲政。

结果甲午战争打败了,后来的百日维新又是弄得局面混乱。光绪的威望没能树立,反而灰头土脸。

清朝在甲午战争败给体量小于自己的日本,有点出乎英美列强的预料

仗打败了,要变法图强也有道理,结果一帮不靠谱的人胡乱操作。甚至鼓捣出聘请伊藤来当顾问的荒唐主意。

之前甲午战争,对方刚把你打的头破血流,这没过一年你就想聘请对手当顾问,合不合适?

这光绪亲政还没几年,就把局势搞得这么乱,慈禧心里会怎么想:

之前局面好好的,怎么你一亲政,就连续闹出乱子,怎么回事?

维新派更是离谱,居然想铤而走险搞兵变,甚至想包围颐和园扣押太后。

变法是对是错,原本还只是内部讨论的分歧问题,但这帮人一胡来,分歧直接质变成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慈禧听到荣禄的密报,失望程度可想而知——

能力不足就算了,问题是辛辛苦苦养育了光绪,换来的是背叛;

八旗贵族们也看出了这位皇帝不靠谱,纷纷要求慈禧重新出山。

从辛酉政变到戊戌政变,慈禧闯过了两次危机

慈禧一出手,很快维新就被叫停,皇帝也被软禁。

虽说几个书生闹不起什么风浪,但是慈禧已经很失望,动了换皇帝的念头。

换储惹来的麻烦

她私下其实试探过李鸿章,问问这批汉臣态度,但显然,这帮人是不会赞成的。

这伙人当然看出洋人非常支持光绪帝,真要换储,风险太大。

一旦战乱开启,太影响东南地区的工商业了,大家闷声发财不好吗?

光绪既幼稚又好对付,至少不反对他们搞洋务。万一换了个难缠的新皇帝可就麻烦了,所以安全起见就是保持现状。

慈禧向来说一不二,杀伐决断固然是优点,但有时太过专横也是她的弱点。

她还是决心换人。

既然洋务派们不太赞成,那她就转向八旗贵族那里寻求支持。只要有一拨人达成共识,形成一股气候,就好办了。

但是洋人们支持光绪,怎么办?

自己利益受到威胁,慈禧这时候开始恨洋人了,她甚至觉得洋人对她的威胁,远远大于光绪和那几个维新派。

再加上端郡王上蹿下跳,一个劲主战,更是添了一把火。

端郡王是因为洋人支持光绪,导致自己儿子当不上皇帝,所以怀恨在心,出于私心才想报复,拼命鼓动太后去揍洋人。

而精明的慈禧,居然这次没看出门道。

这就是所谓的利令智昏。关乎自己的利益,难免会上头出昏招。

端郡王其实也是摸透了慈禧的心思,提出换皇帝的建议符合这俩人的利益,他当然举双脚支持。

可是洋人在这横插一杠,载漪这就是想借刀杀人了,换储就换储,事情一码归一码,非要先去招惹洋人。

京师的乱局也终于引来了洋兵,各国借口保护使馆,趁机出兵,庚子事变爆发。“东南互保”的局面也趁机形成。

慈禧本是下棋的人,自己却差点成了棋子。

京畿的清军根本不敌,十万清军一触即溃,丢失阵地的速度令洋人都意想不到。很快津、京一带全部沦陷,慈禧一路西逃,吃糠咽菜,狼狈到了家。

清军武器其实不弱于八国联军,但毫无士气,几乎一触即溃丢失阵地

既然已经和京城皇族们撕破脸,那就索性打明牌了,东南巡抚们一边婉拒勤王,一边就等着慈禧什么时候驾崩了,一旦有变,很可能他们就会共推李鸿章上位。

至于光绪帝,完全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的,洋务派的这帮人,才真的是抱团取暖。

假如真的走到这一步,那么清朝提前10年就灭亡了,慈禧和光绪都将会得到一个被嘲讽的身败名裂结局。

而真正得利的,就是被压制了200多年、但借着镇压太平军而重新崛起的地方士绅。

慈禧总算还不糊涂,她已经明白闯了大祸,也意识到内忧外乱之下,那些东南官僚们,正在坐山观虎斗,乐呵呵看着自己和洋人两败俱伤好从中渔利。

自己是棋手,可不能被人当成棋子。

慈禧的调整和反击

精明的政治家,当发现自己错了时,就应该能做到果断转向,所以慈禧西逃时,就立即下令重启谈判。

八国联军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不仅伤亡大,同时也伴随着惊人的军费开支,这让洋人扛不住,清朝皇族既然要求和谈,他们也顺势同意。

同时,慈禧也再一次施展了自己擅长的御下之术,把李鸿章从广东叫回来,去和洋人们谈判。

她抓住了这些矛盾的关键——李鸿章,因为李鸿章就是各路集团的利益纽带,再没有一个比他更合适的谈判人选了。事实上,各路人马也都很认可这位。

李鸿章只要出现在洋人面前,那就是一个保障和暗示,结果洋人也果然没把慈禧当成清算对象,双方都心知肚明。

而李鸿章,在条约签订之后的当年底,就去世了。

李鸿章北上去谈判,就是一箭三雕之计:签字的锅由他来背,其身体虽老迈但是能和洋人达成妥协,东南士绅们也群龙无首。这一招简直是擒贼擒王+釜底抽薪。

庚子事变,慈禧喊打喊杀,结果闹得灰头土脸,栽了大跟头;洋人们气势汹汹,结果也发现吃亏不小,联军根本不可能长期驻军打消耗战。

这两方都没得偿所愿,但是东南互保的督抚们却没什么损失。

但是慈禧也不会让他们算盘打得太响,一定会借机削弱他们,收拢权力。

事情再次如了慈禧的愿,李鸿章北上—和谈达成—太后皇帝回京—李鸿章签字,一系列步骤基本就按照她的想法在进行。

之后慈禧的安排也明确了——袁世凯接了李鸿章的班,执掌起北洋系,反正北洋新军也都是他的老部下。至于拿捏袁世凯,慈禧心里有把握。

李鸿章北上去谈,就是慈禧安排的一箭三雕之计:签字的锅由他来背,能和洋人达成妥协,东南士绅们也群龙无首。这一招简直是擒贼擒王+釜底抽薪。

局势稳固下来后,慈禧可以从容布局,去收拾“东南互保”的地方势力,把权力重新收拢。

她着力培养年轻的八旗王爷,比如后来的摄政王载沣,。

袁世凯成了她手下得力干将,并有了这批装备起新式武器的北洋新军来护卫京师。

直到这时,清朝的权力架构模式还算是稳固,又回到互相制衡的局面——谁都看对方不顺,但都不能拿对方怎么样。洋人撤兵了,东南士绅们也暂时偃旗息鼓。

东南互保,还是带来了副作用

直到1908年慈禧去世时,她仍然留下了一套平衡的班底:小皇帝宣统即位、摄政王载沣负责监国、隆裕太后听政,袁世凯统领北洋护卫京师,又是三位一体,相对框架很稳定。

只不过以后的事,慈禧是再也把握不住了,她想不到新的摄政王爷既幼稚又无能,排斥袁世凯导致北洋军指挥失控,武昌城头出了事又无力自己去扑灭。

她留下的互相牵制的框架被打破,剩下一帮无能的满洲贵族,不再相信汉臣,而是自作聪明地搞起了“皇族内阁”,彻底把自己的集团给孤立了。

从1901到1911,慈禧给清朝,生生续了10年的命,直到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清朝再也无以为继了,延续270多年的封建王朝,轰然倒塌。

面对东南互保这种难解的局,慈禧交出的答案还不算太差。当发现自己走进死胡同时能够果断回头,也算是不容易了。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

0 阅读:22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