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上,一位年近古稀的硬汉,身着素雅的太极服,在一招一式间尽显宗师风范。他,就是于荣光,一个在银幕上塑造了无数铁血硬汉形象的演员。
八段锦的招式在他手中流畅自然,仿佛与生俱来。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掌声雷动。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在台上精神矍铄的老人,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常人难以体会的辛酸和遗憾。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热爱的演艺事业,却唯独亏欠了家庭,错过了许多本该珍惜的时光。
梨园子弟:追梦的序曲于荣光,195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京剧世家。父亲于鸣魁是享誉京剧界的武生名家,从小耳濡目染的于荣光,自然而然地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岁那年,他正式开始学习京剧,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与汗水的艺术之路。
练功的日子是枯燥而乏味的。每天天还没亮,于荣光就要起床练功。压腿、翻跟头、跑圆场……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成百上千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汗水浸透了衣裳,也磨砺了他的意志。
除了父亲的严格要求,于荣光自身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勤奋。他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对自己要求异常严格。天道酬勤,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于荣光逐渐在京剧界崭露头角。他扮相俊朗,身手矫健,很快便成为剧团的台柱子,甚至一度盖过了父亲的名声。
然而,就在于荣光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却产生了一丝迷茫。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观看了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影片中,李连杰行云流水的武打动作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地震撼了于荣光。他意识到,电影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拥有着比京剧更广阔的舞台。
1982年,香港导演徐小明为电影《木棉袈裟》挑选演员,一眼便相中了于荣光。这一次的合作,彻底改变了于荣光的人生轨迹。尽管初入片场时,他感到些许不适应,但凭借着扎实的京剧功底和对表演的热爱,他很快便克服了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拍摄任务。
《木棉袈裟》上映后大获成功,于荣光也因此名声大噪。看着自己在银幕上的表演,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而电影,将会是他人生的新起点。
港漂打星:荣耀与辛酸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于荣光毅然告别了熟悉的京剧舞台,南下香港发展。彼时的香港影坛,正是武打片盛行的黄金时代。成龙、李连杰、洪金宝等功夫巨星风靡一时,竞争异常激烈。
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港漂”,于荣光面临着诸多挑战。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人脉关系等等,都是他需要克服的障碍。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更大的斗志。
为了尽快融入香港的环境,于荣光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每天坚持学习粤语,虚心向同行请教,认真揣摩角色,力求将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做到极致。
凭借着过硬的功夫底子、俊朗的外形和敬业的态度,于荣光很快便在香港影坛站稳了脚跟。他先后参演了《海市蜃楼》、《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超级计划》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武打明星,与成龙、李连杰等人齐名,被誉为“亚洲史泰龙”。
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尽的汗水和付出,以及对家庭的深深愧疚。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于荣光常年在外拍戏,聚少离多成为了他和家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妻子王玉苓是他在赴港发展前经人介绍认识的,两人感情深厚,很快便组建了家庭。婚后,妻子为了支持他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在家相夫教子,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对于妻子的付出,于荣光嘴上不说,心里却十分感激。他深知自己亏欠了妻子太多,总是承诺等自己不忙了,就多花时间陪伴她和孩子。然而,承诺一次又一次地落空,夫妻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1997年,香港电影市场逐渐走向衰落,于荣光的事业也遭遇了瓶颈。思虑再三后,他决定回到内地发展,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然而,回到北京后,于荣光才发现,自己早已错过了太多。由于常年在外,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十分生疏。儿子已经习惯了没有父亲的生活,对他十分冷淡。
面对儿子的疏离,于荣光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无力。他尝试着去弥补,但效果甚微。他知道,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很难弥合。
导演之路:责任与救赎回到内地后,于荣光的事业并没有想象中顺利。香港演员的身份让他在内地市场水土不服,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无戏可拍。
事业的低谷让于荣光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意识到,演员只是一份职业,而家庭才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他决定转型做导演,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
2001年,于荣光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导演和制片方面的知识。他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很快便掌握了导演的基本功。
从演员到导演,于荣光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他执导的电视剧《钱王》、《中国刑警》、《狼毒花》等作品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他也从一个武打明星成功转型为实力派导演。
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让于荣光忘记家庭。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2003年,父亲于鸣魁被查出肝癌晚期。医生告诉于荣光,父亲最多只能再活半年。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他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他知道,父亲一生要强,如果让他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一定会意志消沉,甚至拒绝治疗。为了能让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开心一些,于荣光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对父亲隐瞒病情。
他们告诉于鸣魁,他只是得了血管瘤,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能康复。为了让父亲相信,于荣光还特意买来不含酒精的葡萄酒,陪父亲喝酒聊天,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在于荣光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心情逐渐好转,病情也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和老朋友们下棋喝茶,生活得平静而安逸。
于荣光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但他不愿去想那么多。他只想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弥补自己多年来对父亲的亏欠。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2010年,于鸣魁的病情急转直下,癌细胞扩散到了全身。这一次,于荣光再也无法欺骗自己,也无法再欺骗父亲了。
在病床前,于荣光含泪将真相告诉了父亲。出乎意料的是,父亲并没有责怪他,反而笑着说:“傻孩子,爸爸早就知道了。如果不是你,爸爸哪还能活这么久啊!”。
听到父亲的话,于荣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痛哭。他知道,自己用一个善意的谎言,给了父亲七年的幸福时光,但也给自己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父亲去世后,于荣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他推掉了许多工作,花更多的时间陪伴母亲和妻子。然而,有些裂痕,一旦产生,就很难弥合。
妻子王玉苓最终还是选择了与他离婚。三十多年的婚姻,最终还是败给了长期的聚少离多。对于妻子的决定,于荣光表示理解,但也感到深深的无奈和自责。
戏里戏外:人生的感悟如今的于荣光,已经年过花甲。他依然活跃在影视圈,但更多地是出演一些配角,或者担任导演、制片人等幕后工作。
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于荣光对名利早已看淡。他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
他喜欢运动,经常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打高尔夫球。他也喜欢旅游,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用镜头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闲暇时,他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喝茶聊天,回忆往事。他也经常回到母校,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对于自己的人生,于荣光说:“我这一辈子,有过辉煌,也有过遗憾。但我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我知道,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于荣光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我们为了梦想,为了事业,四处奔波,却常常忽略了身边最亲的人。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度过每一天。
愿我们都能从于荣光的故事中得到启示,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停下脚步,回头看看,那些一直默默守护在我们身边的人。
他们,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信源:正观新闻:于荣光:与少林结缘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