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去电疗!”这句话,曾是无数青少年挥之不去的梦魇。
他们中的一些人,仅仅因为沉迷游戏、早恋、与父母发生争执,就被贴上了“问题少年”的标签,被父母亲手送进了戒网瘾学校——那扇通往人间炼狱的大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的普及,这类打着“改造”旗号,实则践踏人性的机构逐渐被曝光在公众视野下。从臭名昭著的杨永信“电击疗法”到豫章书院的“龙鞭”酷刑,再到各种打着“素质拓展”、“训练营”旗号的变种机构,无一不在挑战着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些“炼狱”的存在?
一、铁窗里的“鬼蜮”:戒网瘾机构的真实面目时间回溯到2006年,山东临沂,一所名为“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的机构悄然成立。它的创始人杨永信,一个身穿白大褂,自诩为“救世主”的男人,以“电击疗法”闻名于世。
在杨永信的“治疗理念”中,一切“问题行为”皆源于大脑,只需通过电击刺激特定穴位,便可矫正孩子的“不良思想”。无数心怀希望的家长,带着对“网瘾”的恐惧,将孩子送进了这所看似专业的机构。
然而,等待这些孩子的,并非救赎,而是无尽的黑暗与折磨。
“13号治疗室”——这个数字,成为了无数孩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在这里,任何的反抗、质疑,都会招致电击的惩罚。
孩子们被迫承认莫须有的“错误”,被迫接受扭曲的价值观,只为逃避那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除了肉体上的摧残,杨永信还深谙心理操控之道。他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等级制度,鼓励学生互相举报,将孩子们囚禁在猜忌和恐惧的牢笼之中。
在这种环境下,亲情、友情都被扭曲,人性被践踏,孩子们为了自保,只能选择沉默和服从。
杨永信的“成功”,催生了一批批效仿者。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以“学校”、“训练营”等名目,继续着这场人间悲剧。
2017年,江西豫章书院的曝光,再次将公众的视线聚焦到这一问题上。与杨永信不同,豫章书院披着“传统文化教育”的外衣,以“戒除网瘾、矫正不良行为”为名,行虐待之实。
在这里,“打龙鞭”成为了家常便饭。学生们被扒光衣服,当众被棍棒抽打,肉体上的疼痛尚且其次,精神上的羞辱才是最难以磨灭的伤痕。
为了瓦解学生之间的信任,豫章书院还设置了“互相监督、互相惩罚”的制度。学生们被迫成为施暴者的帮凶,在施虐与被虐中扭曲变形,最终丧失了反抗的勇气。
更令人发指的是,豫章书院还存在着性侵、体罚、非法拘禁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学生们生活在恐惧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和尊严可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戒网瘾机构,与缅甸的诈骗园区并无本质区别。它们都将受害者视为可以随意操控的“猪仔”,通过暴力、恐吓、洗脑等手段,达到敛财和控制的目的。
二、鲜血的控诉:那些被摧毁的青春与生命在戒网瘾学校高墙的背后,是无数被摧毁的青春和生命。他们有的身心受创,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有的与家庭决裂,从此与父母形同陌路;更有一些孩子,不堪忍受折磨,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2009年,16岁的少年邓森山,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被父母送进了广西南宁一家名为“起航拯救训练营”的机构。
仅仅12个小时后,邓森山的父母就接到了噩耗——他们的儿子,因为“抢救无效”死亡。
然而,当看到儿子遍体鳞伤的尸体时,邓森山的父母崩溃了。他们无法相信,那个活泼开朗的少年,就这样在短短的12个小时内,被活活折磨致死。
据目击者称,邓森山在进入学校后,就被关进了小黑屋,不给水喝,不给饭吃。晚上9点,学校的“教官”将他拉出来,强迫他围着操场跑100圈。为了让他跑得更快,“教官”骑着摩托车,在他身后用棍棒抽打。
30圈后,筋疲力尽的邓森山倒在了地上。恼羞成怒的“教官”抄起一张板凳,狠狠地砸向了他。
板凳应声而碎,邓森山本能地用胳膊挡了一下,才避免了被直接砸中的厄运。
然而,这却进一步激怒了“教官”。他对着邓森山拳打脚踢,直到他奄奄一息才肯罢休。
当晚,邓森山被抬回宿舍时,已经口吐白沫,神志不清。他嘴里断断续续地喊着“教官杀人了”,却没有人理会。
就这样,这个年轻的生命,在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邓森山的悲剧,并非个例。在那些被曝光的戒网瘾机构中,类似的虐待事件层出不穷。
豫章书院的一名受害者在接受采访时,描述了她在那里遭受的非人待遇。她被逼迫吃下变质的食物,被罚跪在碎玻璃上,甚至还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性侵。
这些经历,成为了她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恐惧,曾经美好的青春,也被永远地定格在了那段黑暗的岁月里。
是什么样的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亲手送进这样的“人间炼狱”?
三、无形的枷锁:家长、社会与“网瘾”的迷思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沉迷网络,就是洪水猛兽,是不听话、不孝顺的表现。他们恐惧、焦虑,却又束手无策。
在这种情况下,戒网瘾学校的出现,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了他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捷径。他们将孩子送进去,寄希望于这些机构能够“改造”他们,让他们“改邪归正”。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将孩子推向一个更加可怕的深渊。
事实上,大多数家长对“网瘾”的概念存在着误解。
网络成瘾,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评估和干预。而很多家长,仅仅因为孩子喜欢玩游戏、上网,就给他们贴上了“网瘾”的标签,甚至不惜采取极端的手段,将他们送进戒网瘾学校。
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亲子之间的矛盾,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除了家长的认知偏差外,社会对“网瘾”的污名化,也是导致戒网瘾学校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在一些媒体的渲染下,“网瘾少年”成为了一个充满负面色彩的标签。他们被描绘成懒惰、叛逆、不负责任的“问题少年”,成为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代名词。
这种刻板印象,加深了公众对“网瘾”的恐惧,也为戒网瘾学校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行为模式。将孩子的问题简单地归咎于“网瘾”,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
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四、打破沉默:法律与行动的呼唤近年来,随着公众对戒网瘾学校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这类机构的打击力度。
2017年,豫章书院被曝光后,当地政府迅速介入调查,并责令其关停。涉事人员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021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不得举办或者变相举办以“戒网瘾”为名的学校或培训机构。
这些举措,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监管力度不足,以及利益的驱使,戒网瘾学校依然以各种隐蔽的形式存在着。
要彻底根治这一顽疾,需要法律、制度和行动的多方合力。
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戒网瘾学校的违法行为,加大对相关犯罪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
其次,要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严格审批流程,对打着“素质拓展”、“训练营”等旗号,实则从事“戒网瘾”活动的机构,要坚决予以取缔。
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迷。
对于已经出现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要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社会对“网瘾”的刻板印象,消除对“网瘾少年”的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包容、理解的社会环境。
只有当法律、社会和家庭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撕下戒网瘾学校的伪装,将孩子们从“炼狱”中解救出来,还给他们一个阳光、健康的未来。
参考资料:“罪错少年”送进这里矫治,然后呢? 2024-04-01 16:38·清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