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面就问你谋生方式的人,其实是在计算对你的尊重程度

恨玉情情 2024-03-21 15:37:45

女儿曾经读的是私立幼儿园,一年学费5万左右。

现在回想一下,学校的教育好不好不知道,学生家长之间的氛围让人窒息。

刚读小班,大家都不认识。排队接小孩时,家长们站在一起相互寒暄。有些人老喜欢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当然,我想她们也有问别人同样的问题。

起初我觉得无所谓,顺口就交代自己是干嘛的,但时间久了才发现,别人是在“因人摆桌,看菜下碟”。

你的工作,体现了你的身份。询问你的人以此来权衡对你的沟通态度与方式。

我曾经去印度学过一段时间瑜伽,同行的都是女人们。

一路上大家花枝招展,叽叽喳喳,彼此还没说几句话,就有人问你来自哪里,做什么工作。有一次有个人竟然一一询问同伴家里几套房,老公干什么工作。

果不其然,几个家境好、职业光鲜的女人就组成了一个圈子,她们下课后一起吃饭逛街,看恒河风光。

我不是富婆,做的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好在我心态好,和一群刚出校门的女孩们结伴,谈谈笑笑;或者干脆独来独往,拍拍印度的街头,不失乐趣。

直到有一次在课堂上,一个印度老师数落我们中国的种种不好,我据理力争,明明拿着中国产的手机,还要说中国的不好。一番争论下来,同伴们突然改变了态度,对我格外亲热,好多人围坐在我身旁。

那种转变,简直让我看透了人间悲凉。

她们老早就给你打上了标签,把你排除在他们的交往圈外。一旦你有过人之处,你又成了她们拉拢的对象。

作家毕淑敏说过,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即使内心波涛汹涌,我依旧面不改色,依旧我行我素,和舒服的人交往,或者干脆独行。

也许,他们没有错。

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本身就是一种护身符。那也难怪别人会依此计算对你的尊重程度。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要不是理税师,他也得不到狱长的“特殊待遇”,也不可能最终逃之夭夭。

假设一番,若不是职业庇护的话,安迪应该早就被虐死在牢中,或者活成了行尸走肉,像老布一样,再也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

你所做的工作,体现了你的身份和能力,别人以此来决定尊重你的程度,本身就是人性使然。

别人没有错,你也没有错,错的是这个世界太现实,又太复杂。

有些人很快就精通其中门道,玩得特别溜,而像你我这样的底层之人,永远后知后觉;后知后觉后还不知改变,依然如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知其中奥妙而不点破,这是我的生存准则。

我想,人生在世,谁不是从懵懂到成熟,从蹒跚学步再到踽踽独行。

年华向晚,岁月沉香,老去的只是年龄,不老的是自我心态。

只要我的心依然保持一份真与善,不管他人如何对待,我便可笑对人生。

(声明:本文为头条原创首发,已全网维权,抄袭必究,请大家多多理解,切勿抄袭!)

0 阅读:2

恨玉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