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连跌但盈利大涨,长城汽车到底是盛是衰?

驾仕派趣谈车 2025-02-07 09:24:43

关于长城汽车,前不久有个很让人意外的事件,就是在正式财报出炉前,长城汽车先做了一个2024年的财报预告——称其全年净利润预计会达到124-130亿元,同比大涨八成左右,魏建军甚至宣布,将拿出40亿利润奖励员工。

说实话,这和人们眼中长城的销量下滑、状态低迷的现状,是很不相符的。即便不关注每个月的销量榜单,普通消费者也能感觉到长城汽车在近两年有明显掉队的迹象。

所以,利润大涨的长城、和销量大跌的长城,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长城?目前的长城,到底处于什么处境呢?

01国内上险量三连跌,长城跌入第三梯队?

评价一个车企的销量表现,有至少三个数据口径需要参考:

第一个是车企公布的整体销量,通常涵盖了国内销量和出口量;

第二个是车企公布的国内销量,除了新势力阵营会以交付量为主外,传统车企公布的多是批售量;

第三个也是最能反映一个车企在国内市场的表现,最终还是要看新车上险量这个层面。

暂且抛开出口量、批售量不谈,我们先看长城汽车2024年在国内的上险量:

将哈弗、魏牌、坦克、欧拉四个乘用车品牌统计在内,2024年长城汽车集团乘用车上险量总计为68.4万辆,同比下滑7.51%,其中哈弗和欧拉品牌各下滑17.4%和38.1%,魏牌和坦克则分别上涨55.6%和31.6%。

整体销量下滑的同时,长城集团去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实现大涨,达到了将近29万辆,同比增幅超过了四成,这让它2024年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升到了42.41%,而在2023年,这个数字还只有27.9%。

这样的表现,是什么水平呢?我们先纵向和长城过往几年的销量做一个对比:

如上表,在2017至2020年期间,长城集团的销量是比较稳定的,年度上险量一直保持在80-90万辆之间,其中专注于新能源车型的欧拉品牌在2018年推出首款车型,专注于硬派越野的坦克,于2021年开始独立。

到了2021年,哈弗、魏牌综合销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欧拉、坦克的销量大涨,这让长城汽车在2021年的乘用车上险量首次突破百万辆,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而自此开始,长城汽车并没能开启一个新的阶段,反而从2022到2024年遭遇了三连跌。

下滑最严重的,就是承担销量支柱的哈弗品牌,2021年总销量还高达73.8万辆,2022年就跌破50万辆,到了2024年已经只剩下40万辆出头。

再横向和其它自主品牌对比,长城汽车在2020年之前的销量一直强压长安汽车,远高于当时的奇瑞、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等等,到2021年,还能和吉利、长安等车企并列第一梯队。

而2024年的长城,国内总销量68万辆,已经只有吉利、长安的一半左右,曾经落后的奇瑞,2024年上险量也突破120万辆,都把长城远远甩开。目前销量规模和长城最接近的,是广汽乘用车,去年总销量66万辆。至于绝对王者比亚迪,总销量已经是长城汽车的整整五倍了。

02长城国内销量,为什么这么惨?

深入到具体的品牌和车型,自2021年至今,我们可以找到长城汽车几个很明显的下滑因素——

1、哈弗H6风光不再

自2011年上市起,哈弗H6累计拿下了103次月度SUV销量冠军。最辉煌的2016年12月,曾创下过单月8万辆的记录。直到2021年,H6全年上险量依然高达36万辆,月均销量达到了3万辆。

这段时间里,H6一款车型就基本贡献了哈弗品牌一半的销量,但在2021年之后,比亚迪宋系列正式取代哈弗H6,成为主流价位最受欢迎的SUV,哈弗H6销量一路下滑,逐渐跌出SUV销量榜头部,2024全年总销量14.6万辆,期间已经有多个月份的销量不足万辆。

早在多年之前,过于依赖H6就被业界视为长城汽车的一大隐患,如今这个隐患已经变成现实,但长城汽车并非无所作为,只是过去几年努力转型的动作,有成功的辉煌,也有失败的苦涩。

2、欧拉高开低走

作为一个2018年就成立的新能源品牌,长城的欧拉算是在新能源市场爆发前,就已经早早做了布局,前期的欧拉R1(后更名为黑猫)也吃到了电动微车市场的红利,2021年销量就已接近7万辆,再加上相似定位的白猫,欧拉品牌2021年在低价电动小车领域的销量就已经接近9万辆。

与此同时,2020年底上市的好猫,也在10-15万元价位站稳脚跟,即便在比亚迪海豚上市后,好猫一款车在2023年的销量也超过7万辆,是终端精致电动两厢车中最受女性欢迎的一款。

而在这个时候,一方面受原材料成本上涨、芯片短缺等外部影响,另一方面欧拉希望借助好猫的势头,将整个品牌的定位向上拔高,从2022年起逐步停产、停售了正在热销的黑猫、白猫,这让欧拉品牌短时间损失了相当的销量。

停产低价车型的同时,欧拉开始全面转向女性消费市场,2022年推出芭蕾猫、闪电猫等高端车型,但收效甚微,而核心车型好猫的销量在经历2023年的高峰期后也开始下滑。

一时之间,低价车型被砍,高端突破受阻,中间力量萎缩,欧拉年销量再次跌回到5万辆规模。

3、魏牌新能源重整旗鼓

早在2018年,魏派依靠VV系列曾创下过全年12万辆的销量高峰,从2021年开始,咖啡系列逐渐取代VV系列成为主力,但销量表现不理想,2022年品牌总销量只有2.5万辆。

在这个时候,魏派又对咖啡系列进行大刀阔斧的转型,取消了燃油版本,停产入门级玛奇朵,试图将魏派全面打造为PHEV插混为主的新能源品牌,在摩卡PHEV之外,又推出了蓝山、高山两款大尺寸高端车型。

蓝山的定位基本是以理想ONE为对标,但蓝山上市不久,理想就推出了新一代的L系列,相较之下,蓝山的产品力、竞争力就显得有些被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蓝山升级了产品,提升智驾智舱水平,配合合理的价格策略,月销量逐渐提升到6千辆左右,成为整个魏牌的销量支柱。

总结来说,支柱产品H6在新能源时代被挤下神坛,欧拉和魏牌在新能源各大品牌冲击下,还在逐渐打开市场的过程中,长城汽车在近几年在市场决策、产品定义上屡屡受挫,导致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陷入低迷。

但整个长城汽车也并非没有亮点,专注硬派越野的坦克品牌在20万元以上市场站稳脚跟,2022年度销量首破10万辆,2024年进一步增长到了17.8万辆,为长城汽车的盈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各个车型系列都可圈可点,坦克300在2024年权威数据中的三年保值率超过72%,可见其品牌和产品魅力在细分市场的影响力。

不过,坦克作为纯正硬派越野,能够奠定长城的技术口碑,对拉动整个长城汽车销量大盘的作用也终归有限。

03什么是真实的长城

按照上面上险量的统计,长城汽车4个乘用车品牌去年的总销量不到70万辆,但是依据长城自己公布的数据,其2024年的销量规模是123.3万辆,其中有45万多辆被出口至海外市场。

长城去年的出口量,同比大涨43.39%,弥补了长城在国内市场的下滑,最终在整体层面甚至还保持了0.21%的微小正增长。所以评估长城汽车的现状,不能忽视其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销量。

长城汽车虽然在国内略有失意,但总体大盘其实还是相当稳的。

回顾2024年的长城会发现,经历了前些年的几次大动作之后,长城在去年一整年几乎没有推出什么重磅新车,对比战略新车不断的其它车企,2024年的长城显得相当低调,这也是销量之外,长城存在感越来越低的另一个原因。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躺平”的长城,却在去年实现了净利润大涨八成,130亿左右的盈利规模,和风头正劲的吉利集团的差距并不大,在自主品牌阵营中依然算得上比亚迪之下的第一梯队成员。

去年车市价格战最激烈的时候,长城汽车基本全程没有参与,没有因为部分品牌、车型的销量下滑,而大幅调整终端售价,很明显,长城目前对于国内市场,正处于防御收缩的状态,但它并没有真的“躺平”,而是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时候,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持续深挖俄罗斯、中东、南美等市场外,长城去年先后登陆了西班牙、意大利、瑞士等15个欧洲国家,并计划今年业务覆盖大部分欧洲市场。

参考之前在美国相对低迷、但在中国红红火火的别克品牌,在中国市场卖得好的车企,不一定能在国外卖得好;而在中国销量不是那么耀眼的车企,也不一定做不好海外市场。

车企开辟新品牌、新业务时,最容易吸引关注,但在必要的时候懂得适时进行战略收缩,对于一个打持久战的企业来说,往往会显得更为重要。

如今中国已经从汽车大国逐渐升级为汽车强国,而我们的车企,业务也将不再集中于国内,而是要放眼整个全球市场。所以,即使长城汽车在销量层面很难短时间内回归第一梯队,但还远远没有到可以看衰长城的时候。

飓风过岗,伏草惟存。

在2025年,能够留在牌桌上的硬资本是良好的盈利能力、具备差异化优势的技术水平和不落后的产品力、服务体系。能够在销量和盈利当中保持住良好平衡,本身也是竞争实力的一种体现。

销量榜的一时盛衰其实都是表象,真正考验的还是在于内在体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疾风知劲草的中国车市,长城汽车依然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END)

0 阅读:15

驾仕派趣谈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