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一个人觉醒的时刻,学会告别

润泽评情感 2024-12-29 12:58:34

绿亦歌在《岁月忽已暮》中说:

“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其实这一生,能陪我们走到最后的,都只有我们自己。”

人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

一路走来,我们要学会不断的告别,与父母告别,与过去告别,与所有痛苦绝望的时刻告别。

正是因为经历了无数次的告别,我们也迎来了无数次的希望和重生。

1

与稚嫩的自己告别,才能走向成熟的自我

某个寻常的傍晚,三个苦行的沙门经过悉达多所在的那个安静的城镇。

年轻英俊的婆罗门之子——悉达多,一番沉思之后,对朋友乔文达说:“明天一早,我要去找沙门,我要成为一名沙门。”

这个深受大家喜爱,同时,也为大家带来快乐的婆罗门之子,就要去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了。

父亲态度坚决,舍不得儿子的离开。

悉达多在父亲的房间跪了一夜,直到黎明时分,窗外照进来第一缕阳光,一夜无眠的父亲看着悉达多微微颤抖的双膝,同意了他。

一直以来,悉达多都是父母眼中引以为傲的孩子,聪慧好学,继承了父亲与老师们的智慧。

只是在悉达多的心里,精神还未得到充实,心灵还未得到满足,对知识依旧充满着渴求。

他知道,只有告别父母,告别眼前的这一切,去追随沙门,开启苦行之旅,才能走向自我。

2

与欲望告别,才能感受真正的幸福

在聆听了一次佛陀的说法之后,悉达多觉得任何人都无法通过教义获得救赎,而是要独自去经历和体验。

从此,他告别朋友乔文达和佛陀,一个人走向尘世。

他解放双眼,感受着世间万物,山川与河流,日月与星辰,他要在尘世寻找新的家园。

不久,悉达多遇到了名妓珈玛拉,随着珈玛拉学习欢爱的艺术,跟着商人学习做生意,积累财富。

他流连于人世间的金钱游戏,沉迷于男女之情,困于性欲与贪婪,这些曾经让他鄙视的恶习,如今也成为了自己身上的枷锁和负担。

转眼已是中年,悉达多疲惫、衰老、消瘦。

他感到死亡和恐惧,回顾自己的一生,何时真正的感到幸福?

他想到了,幼年时,婆罗门的赞美;青年时,在人群中的一次次脱颖而出;离开家走向沙门时……

这些时刻,他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此时的悉达多知道,游戏该结束了,他要告别珈玛拉,告别金钱与财富,告别眼前欲望,继续上路了。

3

与绝望告别,才能获得新生。

告别城镇,离开尘世,是悉达多有生以来最痛苦绝望的时刻。

他尝遍了人世间生活的滋味,如今只剩下厌倦、痛苦和死亡,这个世界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吸引自己了。

他不知道还能走向何处,人生毫无目标。

悉达多想到了死亡。

他松开双手,坠入河中,迎向死亡。

此时,有个声音从灵魂深处传来,他不假思索的喊道“唵”。

“唵”是婆罗门所有祈祷的开始与结束,这一生“唵”唤醒了悉达多沉睡的意识,将他带到圆满之地。

他在痛苦和错误中认识到自己,也认识到了生命的坚不可摧。

经历了奇怪的酣眠和苏醒,悉达多了重新焕发了活力,犹如新生。

他告别了痛苦和绝望,开始了新的旅行和朝圣。

写在后面

在《悉达多》这本书中,我们看到悉达多一生的修行之路,都在一次次的告别中开始,告别父母和家园,告别朋友和佛陀,告别爱人和欲望,以及告别那个过去的自己,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觉醒和痛苦之后,又迎来了一次次的新生和希望,人生也终将获得圆满。

罗翔老师也说:

“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是勇敢,敢于过去告别,敢于摧毁过去牵手建立的东西,敢于跟一切消耗自己的人和事说再见,才有可能迎来新生,自己亲手摧毁旧事物,才是一个人觉醒的开始。”

0 阅读:10

润泽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