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了2700万赎金以后,他的尸体被放置在了一个尼龙袋里面,随意丢弃在路边的草丛之中。
4月10日,菲律宾警方证实了一个噩耗:被绑架的华人"钢铁大王"郭从愿和他的司机,两人均已遇害。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郭从愿的家属已先后三次支付共2.1亿披索(约2680万人民币)的赎金但绑匪仍选择撕票。
为什么拿到巨额赎金后,还要痛下杀手?
两具遗体于4月9日被发现;头部被胶带一层又一层地包裹着;脸部布满了伤痕与瘀青;前胸以及手臂处有明显的捆绑痕迹。警方称死者生前似乎遭受了残酷的刑罚。
有趣的是,郭从愿的座驾——也就是那辆价格颇高的雷克萨斯LM350多功能车,在4月1日这一天,居然早就被人看见丢弃在路边。当地居民声称,这辆车是由两个穿着连帽衫的男子给放在这里的。
这起绑架事件,很可能与菲律宾网络赌博集团有关联。在各种传里,"POGO"之前付了几百万美元的定金,打算租郭从愿在布拉干省的大楼。交易完成后,却突然出现了破裂的情况。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郭从愿竟然拒绝退还一半的定金,这一行为直接让双方矛盾加剧。
一个商业纠纷,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夺命悲剧。
在菲律宾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当中,华人因为擅长经商积累了许多财富。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就成了犯罪分子眼里的"肥羊"。这几年菲律宾针对华人的绑架案件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而且其中不乏那种残忍地将人质杀害甚至撕票而告终的悲惨事件。
这些案子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犯罪团伙的结构紧密,对目标对象了解很清楚。并且很有可能有内部人员帮忙。让人心生忧虑的是有些案子,居然牵扯到跨国犯罪网络,是由菲律宾人和中国人一起搭建起来的。
今年2月,一名14岁的中国籍学生,在大马尼拉区遭遇了绑架事件,而且司机不幸被杀,这名学生在被切掉一根手指之后才得以获释。警方正在调查郭从愿案是否与这起案件存在关联。
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何绑匪专挑中国人,不绑欧美人?
有分析认为,文化差异是关键因素。欧美人遇到绑架,往往第一时间报警;而华人更倾向于,私下交涉。这种"花钱买平安"的思维反而让华人成为了,更容易得手的目标。
郭从愿的故事,原本是一曲华人奋斗赞歌。
1957年,他出生在福建泉州永春县的普通农家,家境贫困,小学毕业之后就辍学务农,当过油漆工并且也在部队服过役。
1985年,28岁的他独自一人奔赴菲律宾去闯荡。刚到异国他乡之时,他在钢铁厂从事劳作,靠着那并不丰厚的工资艰难地维持生活,甚至还曾穿过他人的旧衣物。凭借着自身的勤劳以及聪慧,他逐渐得到了他人的认可。
1990年,他创建了自身的钢铁贸易公司。在创业伊始,他同工人一同劳作。短短数年,他的生意竟然日渐兴旺,进而逐步成为当地闻名的"钢铁大王"。
成功后的郭从愿,在菲律宾的多个华人社团中十分活跃;担任过菲律宾中国商会创会会长等诸多要职。而且他一直将家乡记在心间,每年都会回国两三次,累计向家乡捐赠了2000多万人民币。
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村孩子,历经艰辛成就事业,在功成名就时惨遭不幸,我们不得不问:在海外打拼的华人富商,到底该如何保护自己?
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财富与成功,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保护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却是更为关键的。
在陌生的环境当中,需要提升自己的警惕性,而且必要的时候,不妨考虑雇佣专业的安保人员。
了解当地风险,以及当地文化。了解当地的情况,进而避免涉足那些灰色地带,如此便可降低风险。
建立有效的紧急应对机制,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制定明确的安全预案,包括与使领馆保持联系,也需要熟悉当地报警和求助渠道。
你怎么看待这起案件?海外华商该如何在陌生环境中自保?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的话,欢迎点赞,并且将其转发,让更多人知晓海外华商所遭遇的挑战与风险。
参考资料:
温哥华港湾(2700万赎金仍未能买命! 华人钢铁大王惨遭撕票)九派新闻(付2700万赎金后,菲律宾“钢铁大王”仍被撕票,知情人谈内情)封面图(搜狐财经:那些年,震惊香港的富商绑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