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亲戚聚会特别多。
记得那会儿每到周末,不是我们去别人家,就是别人来我们家。
我妈总说,走亲戚是为了联络感情,可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无声的攀比。
有个表姐,从小学习不好,高中毕业就去打工了。每次聚会她都一脸委屈地诉说工厂的辛苦,说老板的苛刻。
那时候我年纪小,听着她说这些,总是忍不住红了眼眶,觉得她太可怜了。
可我妈每次都会把我拉到一边,悄悄说:
"你表姐不是没机会上学,是高中天天早恋,书都不读。
现在工厂里的工友,哪个不是起早贪黑地干活?"
我一直不理解我妈为什么这么"冷血",直到我工作后才明白。
表姐工作没两年就辞职回家了,说是受不了工厂的苦,要自己开个小店。
亲戚们都很同情她,七凑八凑给她借了十几万。
结果她开的服装店没半年就黄了,说是因为选址不好,要是在更好的地段一定能赚钱。
这一次借钱更容易了,打着亲情的旗号,连我爸都被说动了,掏了五万块。
就这样,她换了三个店址,烧完了几十万,最后躺在家里说自己得了抑郁,再也不想创业了。
表姐现在三十多岁了,还在家啃老,天天刷着短视频,感叹自己命不好。
我另一个表妹,她妈妈年轻时因意外去世,跟着爸爸长大。
别人都说她可怜,但她从不觉得自己需要被同情。
高考失利后,她二话不说就去了外地的大专,三年里考了各种证书,毕业直接进了银行。
现在她都成了支行经理,每次过年买的礼物都是最贵的。
有人说她命好,她就笑:
"命运都是自己挣的,我要真觉得自己可怜,现在可能还在某个角落里自怨自艾呢。"
这些年我算是看明白了,越是让人同情的人,往往越容易沉溺在被同情的感觉里。
就像我表姐,仿佛一旦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就找到了不努力的理由。
反倒是那些不被同情的人,反而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出路。
前段时间我们部门来了个应届生,家境不太好,但工作特别拼。
有同事感叹他不容易,想处处照顾他。
我把他叫到一边说:
"你的故事我都听说了,但我不会因此同情你。
相反,我觉得你比别人更有潜力,因为你知道自己要什么。"
半年后,他成了我们部门成长最快的新人。
所以我现在特别理解我妈当年的"冷血"。
她不是不懂得同情,而是懂得过分的同情会变成温柔的毒药。
现在的我,对待亲戚、朋友,甚至自己的孩子,都会刻意克制那些无谓的同情。
与其同情一个人,不如帮他看到自己的力量。
毕竟这个世界够残酷了,我们需要的是更多能扛起自己命运的人,而不是更多躺平等待同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