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春风吹拂,中原大地弥漫着一种古韵书香。虽历尽沧桑,这片土地仍滋养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原大地历史文化深厚,古时著名的“四大书院”,有两座都位于河南。
【四大书院之首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据记载,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
1000多年前,北宋皇帝真宗嘉许表彰应天府民曹诚的办学情怀、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下诏成立“应天府书院”,并赐匾额。从此,“应天书院”成了读书人的向往之地和精神家园,成了中华文脉的延续之所和国家栋梁人才的培养之地,应天书院在中国千年书院教育史上彪炳史册。
说到应天书院,不得不提到范仲淹,他与商丘有着不解之缘。正是在应天书院,范仲淹刻苦求学,考中了进士;他在这里娶妻生子,为母服丧;在为母服丧期间,执掌应天书院2年多时间,使应天书院既有严谨的制度,又有良好的学风,为北宋书院树立了榜样。“天下庠序,视此而生”,其影响绵绵数代不断。
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
据记载,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观。书院著名的唐代遗迹、重达80多吨重的"大唐碑"( 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历史上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北宋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九卷至二十一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完成的。
嵩阳书院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院落而言,而是由一个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建筑群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较广阔。嵩阳书院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
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2006年12月5日,嵩山古建筑群,包括嵩阳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处独立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年3月9日,嵩山历史建筑群是2010年国务院确定的我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10年8月1日,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还有襄城县紫云书院!襄半朝~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