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六代机之歼-50亮相,设计更激进,比歼36更狂野?

陆大熊 2025-02-06 09:21:02

最近,更加清晰的沈六代机照片被公布出来,和之前曝光的歼36一样,这架飞机也放下了起落架,从市区上空飞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这架飞机没有尾翼,而是采用了双飞结构,并且有明显的双机轮,这表明它很可能具备上舰的能力。因此,有人推测歼50可能是歼35和歼15的结合体,这个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这架飞机的设计非常独特,它采用了长棱中体加上双后掠兰姆达机翼的结构。这种设计通过一体边条前翼、兰姆达机翼和一体尾翼,实现了机翼与机身的完美结合。双后掠飞翼布局不仅具有较高的升阻比和良好的气动效率,还能在高速和低速飞行时都表现出色。

而长棱中体的设计则有助于减小雷达反射面积,提高隐身性能。这种设计常与双后掠兰姆达机翼结合使用,以实现隐身与高速性能的兼顾。

在动力方面,歼50很可能采用了国内最好的战斗机发动机WS15。这款发动机的最大推力达到了17.5吨,未来还可能出现推力更大的版本。双后掠兰姆达机翼结构加上WS15发动机,使得歼50在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

如果要让歼50具备上舰能力,那么就需要考虑小间距双发动机布局。这种布局在单发失效时,单侧推力造成的偏航力矩小,有利于航母降落时对航向的控制。据推测,歼50在满油隐身装载条件下的最大起飞重量应该在33吨左右,如果采用外挂方式,则可以达到38吨的起飞重量,并且具备超巡能力,与歼-20B相似。

除了动力和隐身性能外,歼50的弹舱设计也是其一大亮点。六代机相对于五代机来说,内部弹舱容量有了大幅提升。歼50在两个进气道下设置了主弹舱,主要使用中距弹。同时,中间腹沟还可以使用大尺寸弹舱,甚至可能还增加了格斗弹仓。这样的设计使得歼50无论是对空还是对地打击都具备较强的火力,提升了战机的效费比。

此外,歼50还非常注重信息化作战能力。通过数据链与机载传感器整合,它可以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形成“网络中心战”能力,大幅提升协同作战效率。同时,它还可以利用电子战能力干扰或瘫痪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为己方创造局部信息优势。

歼50的核心优势在于速度、隐身、信息和大载弹量的融合。它能够在短时间内突破敌方防空系统,降低被探测和拦截的概率。在超音速状态下的隐身快速机动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其突防能力。同时,它还具备中低空高机动性、穿透式打击、快速反应与多任务切换以及非对称作战优势等特点。

之前有人认为歼-20不适合上舰,但歼-50的结构却没有问题。完整版本的歼-20B也是去年才完成,如果当时强行让歼20上舰,就相当于重新开发了一个型号。而现在看来,歼50的出现无疑为我国海军航空兵提供了一种更加优秀的选择。

0 阅读:2

陆大熊

简介:权威、有料、客观但不中立的军武自媒体人(红心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