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南柯一梦
可是对于乐视网而言,这一切不是梦。曾经的乐视网网,可是名副其实的创业板“一哥”,1600亿市值的独角兽。但是这一次,投资者没有等来贾跃亭,也没有等来奇迹,最终等来的是乐视被摘牌的命运。
今日乐视的收盘价为0.18元/股,这也是乐视网在A股的跳的最后一支舞。明日乐视网将正式摘牌,从此跟资本市场不再有丝毫交集。回顾乐视的十年,从最高的119元/股,跌至今天的0.18元/股,1600亿市值和财富灰飞烟灭。痛惜之余,更是唏嘘不已。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纵观这这十年时间,数以千计的日子,数以万计的员工,数以十万计的上下游,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数以千亿计的资本;没有等到贾跃亭的归来,等来是被摘牌的命运。
一声叹息的背后,多少辛酸泪,都付烟云中。
曾经的创业板一哥今日三大股指全面上涨,上证综指更是上涨了100点,涨幅高达3%以上,强化了投资者对牛市的信仰。然而与股指火热相对应的,却是乐视网以0.18元每股收尾的凉凉。
不同投资者之间,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创新低的股价,也让乐视成功地定格在了A股市场。明日摘牌之后,乐视将彻底告别。据统计,从从高点到至今,乐视下跌超99%。
曾经的乐视网,可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各路明星云集,各路资本加持,1600亿的市值曾让多少投资者为乐视的梦想窒息。
尤其是在乐视网上市的前5年,其股价实现了最大超35倍的涨幅。尤其是自2012年开始,乐视网的业绩节节攀升,带来了股价的一路上涨。而从2014年之后,贾跃亭境内境外的流动,带来的是乐视如过山车一般的起起落落,期间振幅更是超500%以上。
如今乐视网被摘牌,只剩一地鸡毛。
乐视何以至此?作为一个以视频起家的公司,乐视网有着非常宏大的梦想,而号称“贾布斯”的贾跃亭,也试图打造一个超级的产业链。
曾经的乐视网可谓是野心勃勃,在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一轮又一轮的扩张当中,最后成为了拥有三大体系,横跨7个行业,涉百家公司的超级大型集团。
时势造英雄,2014年国内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逐步演化为后来耳熟能详的互联网+X。这一年,同样也是以移动互联网上市大年。此时乐视网“一云七屏”、“极致生态体验”的大饼已成型;也就是在这一年,乐视网开始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降息和监管的转舵,刺激风险偏好回升,而“创业板”“互联网”“新经济”“企业家精神”“资本市场改革受益”,都毫无二致落在乐视的头上。
需求和供给的完美结合,迸发出来了巨大的力量。在那几年的时间里,实业编造一个故事,资本给予溢价,而高溢价又继续谱写新的故事,两者螺旋上升。很多人能够计算乐视的涨幅,却无法计量人性的疯狂。
随着乐视生态圈和规模的一路膨胀,其资金问题开始初步显现。而在货币总闸门被慢慢关闭的同时,乐视疲态尽显,梦想开始变幻想,股价的剧烈波动带来的是危机的爆发。
后来贾跃亭,拉来了同为老乡的孙大佬。可是就连孙大佬的150亿,也没能给乐视带来转机,而孙也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到最后的哽咽。而贾跃亭自2017年7月之后,就远赴美国,再也没回到自己的故土。
那之后的乐视,开启了流年不利的模式。
从2017年到2019年,乐视亏损金额分别为138.78亿元,40.96亿元和112.7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300亿元。如今的乐视已经是资不抵债,2019年末净资产为-143.3亿元,而归母权益则为-149.99亿元。
行将就木,无药可救;最终摘牌退市。
谁是第一责任人毫无疑问,是贾跃亭。
7月2号,就在乐视网退市的前夕,贾跃亭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题为《打工创业、重启人生,带着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诺》。
在这封信中,贾跃亭向债权人、投资人和股民致歉。在这封信中,贾跃回顾了自己创业以来的起起伏伏,并坦然承认自己是乐视网崩塌的第一人。表示自己将负责,在债权人信托中预留了不超过 10% 的比例,主要用于乐视网股民的或有补偿。
不过投资者并不买账,认为这就是一纸空谈。
据统计,乐视高光时刻;多少位商业大佬、娱乐明星、金融机构以及几十万股民,都为其提供融资。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被乐视坑过的人。而随着乐视网的退市,又是多少不良,多少损失,多少辛酸泪。
乐视高歌猛进,导致资金链断裂,最后身败名裂为天下笑。这里面既有商业市场波云诡谲,又有资本市场风云变换等,将乐视的坍塌全部归于贾跃亭一人,是不公平且有失偏颇的。
但贾跃亭无疑是第一责任人,乐视的故事不过是命运裁决、企业和资本博弈以及时代交融的一曲篇章
正如评论的那样:当时代与个人命运发生共振,冲垮巨头垄断的高墙,创造出新的世界。还有的企业跳着同样的华尔兹舞步,却在二胡的背景下,显得像个跳梁的小丑,。
写在最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奔腾不息,所有人无论请愿与否,不过都是被趋势裹挟着前进。
乐视的故事让人唏嘘,但是也提醒了所有人:
梦想家们,企业的梦想成为现实,需要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否则梦想就是空中楼阁和沙土城堡。仅仅是时代潮流的一次轻轻拍打,便可以将这一切毁于无形。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时代的一滴水,落在一家企业上,都是惊涛骇浪。
当趋势逆转的时候,唯有断臂求生才能求生。而那些曾经被资本追捧的企业家们,似乎在纸醉金迷中迷失了方向,模糊了双眼,铅化了双脚;看不见趋势的变化,依旧如小脚女人那般裹足不前。固执的坚持着陈旧的观点,而错失了变革的最佳时机。
乐视如此,那些倒下去的巨头企业又何尝不是呢?
要有清晰的定位,要明白自己的能力圈半径,要正确的评估自己;圈内是管理的艺术,圈外是商业的科学和巨大的风险。脱离商业的逻辑谈投资,脱离风险谈梦想,注定是要失败的。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些道理如山岳一般古老而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