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想有人去死吗?好,成全你们,看你们怎么交代

微言微评 2025-02-02 08:55:18

清朝,39岁的道光刚座上皇帝的宝座,在刑部大门口,却发生了一起举世震惊的自杀案件。

这个自杀的男子叫徐玉麟。更让人奇怪的是,他没有上诉,更没有喊冤,就是拿着尖刀,直接把自己给弄死了。

消息传到道光皇帝那里,他很是恼火。

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在刑部门口玩这样的把戏,分明是对我这个皇帝存在着明目张胆地轻视。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么是恣意对大清朝进行抹黑,要么是勾结境外势力,目的是祸乱大清。不管是哪种,必须得弄个清楚。

皇帝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所有的部门立刻联动起来,案件很快搞清楚了。但真相却令人动容。

当时的泾县有一个铜山村,村里以徐姓和章姓为多。平日里,两个家族就存在着矛盾,但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村东头有个姓李的开了一家豆腐坊,经营得也是风生水起。

让李老板不高兴的是,他存放的豆子经常被人盗窃。一怒之下,他在库房前后安装了护栏,还特意雇人不分白夜地守护。当然,最好能抓到偷盗的人。

巧的是,村里徐家的徐飞陇,到当涂县去看望儿子,回来时已是晚上,正好路过李老板的豆腐店。

当时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加之人烟稀少,他走路的声音自然很清晰。正在蹲守的李老板和伙计一听,好家伙,这应该是盗贼来了。

李老板当下抄起家伙冲出去,把完全不知情的徐飞陇按倒在地,然后不分青白地猛揍。徐飞陇刚开始还大声地喊叫,逐渐没有了动静。

等到伙计举着火把过来,李老板才发现是徐飞陇。而且,人已经没有了气息。

李老板内心按说不好,自己和徐飞陇还是熟人,彼此关系不错,他怎么可能是盗贼?现在把人打死了,还是徐姓,得处理好,要不肯定惹麻烦。

他是这么想的,但实际行动却不这么做。他没有选择到官府报案,而是强行拉着伙计,找个地方,把徐飞陇偷偷掩埋了。

这边呢,徐家的儿子已经说父亲回去,但家里人却没见着。家里的人急忙到处找寻,结果就在老李的豆腐店旁发现了蛛丝马迹。连带着李老板进了衙门。

这李老板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连忙装出无辜的样子,还声言,徐家和章家一直不对,保不准是章家的人,把徐飞陇给杀害了。

他说的有模有样,一下子把衙门的注意力转移了。章家人听到这个消息,担心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就主动找到办案的捕头,想以两三千文钱摆平。

未曾想,办案的捕头认为涉及人命,拿这点钱想打发,没门。章家人也不干,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啊,嫌钱少,好啊,干脆一分也没有。

于是,双方闹得很不痛快。捕头就公然利用手中的权力罗织罪名,刑讯逼供,把章家的人也送进了牢房。更可恨的是,徐家的人,深信不疑。

为了早日结案,徐家的人竟然给真凶李老板送上钱财,要求他对章家人死证,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

得知这个消息,章家人不干了,认为徐家人是贼喊捉贼,保不准杀害徐飞陇,就是徐家人做的。衙门一分析,也认为是这个样子。徐家摊上事了。

徐家也是人口众多,他们深知,谁杀的徐飞陇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人承认杀害了徐飞陇。不然,这事永远说不清。

于是,他们一商量,决定派人上京告御状。这个人就是徐玉麟。

徐玉麟小时候是吃徐飞陇母亲的奶水长大的,这是哺乳之恩。况且,长大后的徐玉麟,日子过得不顺心,也没成家,所以他愿意去。

而且,他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自己的死,换取朝廷对这件案子的关注,还徐家一个清白。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道光皇帝着令两江总督孙玉庭亲自调查。最终,豆腐店李老板被绞刑,糊涂的官员,黑心的捕头,革职,流放,都得到应有的惩罚。

随后,道光皇帝还特意颁发一道圣旨,老百姓不能再用自残的方式上京告御状,否则,一律不予支持。

道光皇帝想的很简单。没有了告状,就应该是盛世。殊不知,备受冤屈的老百姓会选择拼命抗争。在他之后,大清王朝也正式走向没落。(文/孙新合)

0 阅读:11

微言微评

简介:新闻评论,原创随笔,给你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