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孝庄乾隆祖孙情深,可为何在她去世仅三天,乾隆竟拆其宫殿!

长丰东萌史 2025-02-15 18:26:09
前言

“来人,传朕的命令下去,把皇祖母的佛堂和那几间宫殿全都拆了!”让人没能想到的是,在康熙传达命令的这天,距离孝庄太后去世仅仅过了三天。

她是唯一一个辅佐过两代帝王的女人,也是一个在清朝历史上充满野史的皇后、太后。她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却又如此波澜壮阔。

而康熙不光是她最疼爱的皇孙,也是她亲手扶上帝位的后代,祖孙二人在宫廷生活中亲密无间相互陪伴,在朝堂政治上她也是分离托举着这位年轻帝王。可为何在她死后康熙会将她的佛堂和宫殿全都拆掉呢?

不受宠的妃子

孝庄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身为贵族女子的她聪慧敏达,秀外慧中,但这样的家庭也注定了她承担的要比一般女子更多。在她十二岁这年便承载着联姻的重任,嫁给了皇太极,成为了他的侧福晋。

皇太极的心中装满了征服天下的天生野心和雄才大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迎娶孝庄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遵循父亲的遗志,更是为了给后金更多的政治底气。所以这场婚姻对他来说无疑是掺杂着政治的产物,并没有让他在其中多浪费感情。

所以他们两人并未拥有传统意义上的浪漫爱情,在之后皇太极迎娶海兰珠后对其极为宠爱,直接越过了她的位置。但孝庄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她与海兰珠同为科尔沁的族人,所以并未产生争抢。她的重点更多的也是在前朝政治上,作为后宫之人的她还劝降过洪承畴。

事情的变故就发生在海兰珠的轰逝,作为皇太极最爱的女子,她的死一时间让这位帝王无法接受,所以在她离世后皇太极也随之而去,只可惜死的十分突然,还没有立储就匆匆离世。留下了一整个大清让众人面面相觑。

谁来继位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按照正统来说是该皇太极的一脉继承大统,但可惜他的后代没什么能挑拣出来的帝王之材,唯一一位豪格算的上是能继承大统。而反观皇太极的兄长们却是一个赛一个的能干,尤其是多尔衮,这位又打江山又能文治的王爷。

两者对比下来朝臣们也纷纷开始站队,显然这样的形式十分不利于大清朝政。所以,以孝庄为首的朝臣做主立皇太极之子,年幼的福临上位。毕竟这个决定既能保全争执不休的双方大臣,又能稳固清廷日后的局势,不然等他们之间争论的不死不休时,大清还没有发展就被扼杀在了内政混乱当中。

多尔衮

这一决定在朝堂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身为大清功臣的多尔衮竟然同意了这件事,将自己渴望的皇位让出,并且还承诺,自己日后会作为摄政王,和孝庄一同为福临处理政务。

对于多尔衮的做法其实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当时支持多尔衮的占少数,他没能得到关键权力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就是野史中所说的,他与孝庄之间有私人情感,才选择放弃皇位改立她的儿子,在之后孝庄还下嫁给他。但这一说法并没有什么佐证,如若有感情的话,放弃皇位也只能说是占感情决定的少数。

与子生出嫌隙

再说福临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当时他还年幼,所以一切都是在学习培养阶段,只不过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朝廷的大权牢牢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

而多尔衮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势,刻意隔离孝庄与福临,让这对母子各居一宫。再加上宫中对多尔衮和孝庄的传闻越来越多,于是母子二人的亲情变得日益疏离。直到多尔衮意外去世,顺治才终于迎来了亲政的契机,身为太后的孝庄本想着日后能用心辅佐自己的儿子,但没想到福临对他的态度却十分冷淡。

在原本就被梳理过的母子情上,很快又产生了嫌隙。身为太后的孝庄主张在朝廷中重用满蒙勋贵,对于汉人汉官则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戒备之心;而顺治皇帝却他力主推行满汉一体政策,大胆果断地启用汉人。

朝堂之争使得母子之间经常产生争吵,而在后宫问题上,孝庄与顺治的矛盾更是不和。孝庄希望能够通过联姻的方式来巩固政权;但福临却对这种没有感情的婚姻十分排斥,对于联姻的后妃反感至极,更合适一心宠爱董鄂妃。

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母子两人的关系依旧没能化解。在立储之事上面又生争议,最后还是汤若望劝说后,才决定听从孝庄立玄烨,也就是康熙帝。

祖孙关系融洽

康熙皇帝自幼便失去了双亲,是在孝庄太后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的。为了能将康熙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帝王,孝庄特别安排了四位大臣来辅佐,并且让这几位大臣与皇家结成姻亲。而她自己也一直在幕后指点,从未采纳过“垂帘听政”的方式。

在孝庄太后的教导下,康熙逐渐成长为一位英明果断的君主,这位慈爱的太皇太后在为新帝扫清了一切障碍后,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落幕。在她临终时她被叮嘱康熙自己的意愿,为了能让皇太极死后安宁一些,她便不愿意再与其合葬,也不愿让其为自己单修陵墓。

康熙满口答应下来,但在孝庄轰逝后却突然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不愿于皇太极合葬,也不愿意单葬,那应该将其葬在何处呢?

开始孝庄的棺椁就一直被暂时放置在安奉殿,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康熙三十八年。毕竟他既要尊重皇祖母遗愿,又要维护皇家规制。

深思后,康熙决定将太皇太后生前的住所全都拆除,随后再将其全都转移到遵化,将其陵墓建在清东陵附近的风水宝地处。这样一来就成为了皇太极陵墓的附属陵墓,满足了皇祖母不合葬的要求,又没能至祖宗礼法于不顾。

这才有了拆宫殿一事,这不光体现了他身为皇孙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和孝庄祖孙之间的感情。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