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琏:曾是中宣部秘书长1958年被开除党籍晚年帮助不少干部

你若安好如初见 2023-03-03 14:43:55

革命战争时期,宣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党组织专门成立了一个宣传部,用来宣传革命思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参加革命。

在宣传工作的作用下,我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让革命的思想深入人心,让老百姓了解了共产党的主张和思想,从而信任党,帮助党,与党一起,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成立了中央宣传部(简称中宣部),该部门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也走出过不少能力出众,品行优秀的人才,李之琏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担任过中宣部秘书长。

李之琏在中宣部担任要职,却在1958年被错误开除过党籍,晚年尽力帮助过不少干部,他身上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李之琏是河北人,1913年出生,从小喜欢读书,喜欢接受新鲜事物。长大后,李之琏进县城读书,接触到了新思想,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他也加入其中,参加了由我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

李之琏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他不怕危险,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在李之琏的宣传下,不少青年学生接触到了革命思想,有的也像李之琏一样坚定地参加了革命活动。

几年后,李之琏前往北京求学,在大城市里,他有更多学习进步的空间。在此期间,李之琏广泛结交青年好友,学习消化各种新思想,加入了一个左翼作家联盟,在那里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

像李之琏这样优秀的进步青年,自然是我党重点发展的对象,1933年,在组织的介绍下,李之琏加入了共产党,开始在北平从事一些地下工作,根据组织的相关指示,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

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围剿”红军,把抗日抛到脑后,他们特别反感像李之琏这样为抗日救国发声的学生。因此,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宣传活动,抓捕抗日学生,李之琏也被捕了。

直到1937年5月,李之琏被释放出狱,获得了自由。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李之琏回到了家乡,在老家组建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发展抗日武装力量,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李之琏被组织派往东北,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在工作中,李之琏认真出色,获得了上级的赏识,他的官职也越来越高,到了1949年已经是中南局组织部秘书长,从事干部的管理工作。

02

李之琏工作严谨,在中南局工作期间,发生了一起医院千万现金丢失案件。1951年,武汉市第二医院丢失了千万现金,这笔钱虽然是旧币,但也不少,种种迹象表明了这起现金丢失案是内部人所为,县医院领导查不出凶手,栽赃给了了普通员工纪凯夫。

武汉市相关单位也没有认真审查,就听信了医院领导的话,认定纪凯夫就是偷盗巨额现金的罪犯,很快就上报给了中南局。如果中南局也没有仔细审查,那么纪凯夫很可能就成了被冤枉的人了,好在碰到了李之琏。

李之琏审查了纪凯夫的案件,发现其中疑点太多了,要求下发重审。正是在李之琏的坚持下,纪凯夫才有了重获清白的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审查,案件真相大白,纪凯夫是被冤枉的,偷盗者另有其人。

没多久,李之琏被调到中央工作,1955年就担任中宣部的秘书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那一年他年仅42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途。

可惜的是,1958年,李之琏被错误定性为“极右分子”,撤销了他的职务,还被开除了党籍,一切回到了原点。李之琏拿得起放得下,他坦然接受了这一切,来到农村劳动改造,熬过了那段非常艰难的时期。

1974年,国家形势好转了一些,李之琏被重新启用,官复原职,4年后获得平反,成为清白之身。晚年,组织看重李之琏身上刚正不阿,实事求是的精神,让他进入中纪委工作,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审查特殊时期干部冤假错案这类工作。

组织委以重任,李之琏坚持做到实事求是,积极为广大干部平反,让他们获得清白。为此,李之琏实事求是,为保护、平反老干部做了大量具体工作。1992年,李之琏过上了退休生活,2006年9月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结语

李之琏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革命,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在困境中,李之琏不放弃不抱怨,在顺境中,李之琏实事求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是一名好干部,他是一个好人!

0 阅读:20

你若安好如初见

简介:阳光洒满大地,却没有洒进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