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硬反击,沃尔玛被约谈!

恨竹聊世界 2025-03-13 22:34:38

沃尔玛因为客大欺店被商务部约谈了,这是咋回事呢?

最近美国 “特朗普 2.0” 政府疯狂加税,沃尔玛转头就把算盘打到了中国供应商头上。知情人士爆料,沃尔玛要求厨具、服装等品类的中国工厂 “降价 10%”,理由直白到令人咋舌:“美国加的关税,你们得全额承担!”

更绝的是,部分供应商被要求 “亏本接单”,否则就威胁取消订单。

加税虽然不是沃尔玛能决定的,但是这次沃尔玛转嫁成本的算盘恐怕要踢到铁板上了。因为目前中方的供应商们是集体反对的,同时商务部也出面了,对沃尔玛进行了约谈。

3月11日商务部这一约谈,可不是走过场,核心就三条,合同不是废纸签好的协议说改就改,这明显违反《合同法》,咱有法律武器;风险得共担美国企业不能仗着店大欺客,关税压力全让中国扛;行业抱团干中国纺织商会已经组织企业联合谈判,谁再搞霸王条款,直接拉黑名单。

最狠的是撂了句话,“再不守规矩,别怪监管升级。”这话啥意思?参考之前特斯拉数据安全问题被查,沃尔玛要是头铁,保不齐得吃反垄断调查。

那么,约谈会不会有效呢?

首先,沃尔玛离不开中国,,它全球采购的60%的商品都是来自于中国,说白了,如果没有中国的供应链,恐怕沃尔玛天天低价的口号都得大打折扣。

可以说,中国市场,正是它近年来唯一的亮点之一。 2025财年全年,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约为203亿美元(约1473亿元人民币), 较2024财年的约179亿美元(约1287.33亿元人民币)有显著增长。 而去年,沃尔玛在中国又新开了6家山姆会员店,电商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4%。

也就是说,它靠着中国市场,才勉强撑起了漂亮的增长数字。

其次,中国已经够厚道了,要知道,很多供应商的净利润只有5%甚至2%,10%的关税如果让他们来承担的话,那妥妥的亏钱。沃尔玛是我们重要的客户,因为它的订单能养活大量的中小企业,带动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现在我也开始慢慢意识到了,光靠低价抢订单没有意义,今天让一点,明天让一点,那最后不就是苦了自己肥了别人吗?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中国硬刚,沃尔玛会不会真的把订单转给其他国家?

的确有这个可能,但目前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供应链。即便转到其他国家,也很可能是多了一道转手贸易而已。特朗普在上一任期里,发动贸易战后,结果是中国的部分商品,从直接卖给美国,变成了先卖给东南亚或墨西哥,再卖给美国。

而且,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真实状况并不是那么好。

2025年3月越南财政部数据显示,该国1.8万家外资企业中超过半数处于亏损状态,工业生产指数增速从2024年的7.5%骤降至3.2%。电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导致三星、富士康等企业暂停扩张计划,部分韩国厂商甚至将生产线迁回本土。

更值得关注的是,越南出口产品中70%的中间品依赖中国进口,其"世界工厂"的光环实则建立在中国供应链的基础之上。

中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从核心零部件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覆盖,是东南亚国家短期内无法复制的竞争壁垒。

同样,和东南亚国家一样,墨西哥制造业同样面临核心零部件依赖中国的困境。浙江某汽车零部件企业数据显示,其出口墨西哥的产品中65%为关键部件,当地组装仅占35%。这种"转移产能却无法转移供应链"的困局,本质上是全球化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

从现在看来,这场博弈的终局,可能走向以下三重路径。

若中国供应商集体抵制、商务部施压升级,沃尔玛或被迫分摊部分成本,但可能以缩减订单或转移采购地为筹码。

部分中企加速“出海”,将产能分散至东南亚,但短期难以替代“中国制造”的效率壁垒。

中国可能以反垄断调查、限制市场准入等手段反制,迫使沃尔玛重回谈判桌。

沃尔玛的这一事件,其实只是中美贸易战的一个缩影。

自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持续紧张。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最终大部分还是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如今,沃尔玛试图将关税成本转嫁给中国供应商,这一做法不仅引发了供应商的抵制,也让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

0 阅读:0

恨竹聊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